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工业皇帝 !
一天前,北京城外的开垦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不得不说李建城的一系列举措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功。这得益于理想主义者的狂热与一心一意。
李建城所做的对于大明广大穷苦民众来说无异于是一场重生。分配农田给予生存的根本,分配房屋给予遮风避雨的港湾,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让流浪者感激的呢?
因为要赶在春分前播种,所以第一批开垦出来的农田已经开始分配了,第一批按照计划开垦150万亩,这项工作在李建城的队伍中由叶从风、周明、心澜、凌雪疑、骆思恭等人没日没夜的努力下终于赶在任务期限内完成了。
150万亩农田看上去很多,可跟着李建成干的农民那就更多了。比之前预计分田的八十万人多出了三十万,已经达到了一百一十万,所以按照匹配平均每个人头都划出了一点二亩地。
分房分田的日子到了,最高兴的莫过于最初响应这次开垦运动的农民们,他们自然也是第一批得到自己劳动成果的人。
当初在聚集这些流民、难民搞开垦时也说过这些地将来会分给他们,可那时候也有很多百姓是不相信的。正所谓‘路有冻死鬼,朱门酒肉臭’的话可不是虚言。在这样的世道早就有很多人不在对朝廷政府抱有什么希望了,之所以老老实实的干活其根本原因还是做这个劳工的伙食还不错,这种世道很多人觉得吃饱饭就是幸福了。
而幸福的突然性充满着不可思议。当这些百姓手里接到分领房屋、田地的通知单时,那种激动也无以言表。尽管有很多人都拿着那单根本认不清这上面的字。但是却有了深深的落地归根的安全感。
比如说这个叫吴小春的男人,他原是张家口一带的人,祖上传下来的家里还有些地的,可惜的是人倒霉糟了难,得罪了当地豪绅丢了祖地,要不是他最后带着一家老小逃走做了流民指不定会变成什么样。他家里还有一个妻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逃出家乡后妻子给人做刺绣他就给人做苦力,日子过得紧凑养活着三个孩子。过得是十分艰难。
这不,在运河做苦力被辞退后,吴小春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跟随着大众人群来到了北京,希望得到政府的救助。实际上吴小春也是走投无路了,他自己失去了工作家里仅仅靠妻子做的那点刺绣所得的生活补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让他一家5"kouhuo"下去的。
而来到北京历时数月后,如今的许小春拿到了那个他家分房分地的凭证时两行热泪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凭证上说他可以有一座楼房和近五亩的田地。他已经分不清这到底是梦还是现实了。
“徐小春!徐小春!徐小春……”
直到一声声的大喊将徐小春惊醒他才逃出了自己那个恍惚的世界,看着帐篷里混乱的人群他赶紧答道:“这呢!我在这里!”
叫喊的人寻声找到了他开口就道:“哎呀,你还在这里愣什么神啊!管事的都在拉队伍了,到咱们了!快点快点你妻子孩子都在外面等着急了!”
徐小春一听眼睛瞪大惊喜道:“真的,这么快到我们了?”
这人还说道:“这还快,都第三天了。这帐篷里的人都走了大半才到咱,别说了别说了赶快去别让人当差的等久了!”
徐小春赶紧答应,这个跟许小春说话的人叫赵三明,他是和徐小春一起搞开垦时认识的,两人比较聊的来。赵三明的名字也是比较有意思。他自己说这名字是他爹起的,他爹有些文化但是也是穷苦人没什么高志向。就希望他这儿子一生有三明,明理、明事、明财路,比较无赖的是赵三明做了快半被子人混得还是这幅德性,好像什么都不明白一样。
赵三明这人比较能侃徐小春也比较喜欢听他说些话,两人急急忙忙赶向营地外的队伍旁,这是一个有四五十人的队伍,这就是他们口中的‘拉队伍’。由于分房分田其实是按村落集中分配的,所以先是核算这里有多少可开发的田可以分给多少人,然后建多少家房屋在去找人,于是住在帐篷里的农民们就被分开拉分到不同的村庄了,就有了这么一个叫法。当然这样的行为这也有李建城有意要分算宗族的想法在内。
徐小春和赵三明来到民营外的队伍时,队伍前方一个短头发一身黑色成衣打扮的人就对他们骂道:“干什么去了,这么慢还要不要房子,要不要地了!”
这并是赵三明口中的管事人活脱脱就像是个本时空上世纪初的进步青年,之所以他是这幅打扮主要是皇帝带的头。李建城是短头发穿成衣和当前时空的人有很大的差别,最开始时李建城的保安们觉得皇帝的样子太突出了。而且皇帝又喜欢微服私访所以跟着的保安也开始剃头换装扮以混淆视听;接着后来队伍越扩越大发展到工作人员,反正只要是皇帝去的地方那里的人就会被要求按一定的比例和皇帝特征相同的打扮,久而久之基本上李建城的正式工作员们大多都成了这幅模样,也演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虚荣和标志,隐隐开始超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话。
“要,要,怎么能不要呢?对不对,对不起,我们现在就走!”
这小公务员也不想和他们耽误,就说道:“快滚,快滚,队伍里呆着去,出发了!”
赵三明连连说是,徐小春和赵三明分到了一个村,村号是78号。这是一个大村落,落户有上百家这样的大村落在分配中并不是很多见的,基本在这个时代都可以当成小城镇了。原因全在于这一块的水好土也好,可开发的田也就多了。
像这种大村落李建城这边也是重点关照对象。李建城的后续计划就是新农村建设、教育宣传的改革。这里未来还可以建造小学的只是目前碍于李建城的师资力量不够才没有一步到位。
78号村是一个代号,未来还是要村民们自己起名字的。78号村是一个大村,这里的房屋建造不都是泥土砖房子,大多是都是红砖石房,甚至还有双层的楼房。
而这些房子的分配,是由农垦时表现优异的人优先的,当然只是优先而已。这红砖楼房比泥土房之间的房贷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说泥土房子的房贷款可能一年就还清了。红楼房就需要至少三五年甚至十年那么久了。
但是无论是谁以这个时代的农民来说,三五年甚至是十年来换这么气派的一座楼房可以留给子孙后代,他们是真心愿意的。而且这里每个房屋间隔都有些距离,都有自家的院子、菜地,还有一大片用来晾晒稻谷等的空地,真真是拿得实惠住得舒适。
许小春等跟随着队伍来到78号村庄时,真真是不敢相信眼前所见到的。这片地他就曾经在这里开垦过,那时候是满地的恶草杂山,现如今就变成了一个,良田遍地、房屋星落的好地方了,如果在好好经营一番也许就真的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
徐小春的队伍来到村庄时村子里已经来了另外两只队伍了,大伙以后就可能是一个村子里的邻里了。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有着说不出的兴奋。这时候队伍的前方一阵躁动,却见是走来三个青年,两男一女。
这三人大伙见到了都是欢呼,三个人都年纪不大,但是在场的父老乡亲们却是一个个对他们欢呼雀跃。这三人就是叶从风、周明、心澜。
心澜。这姑娘长得漂亮会说话,还有一身机械学的好本事。到处给农民百姓兴修水利,亲力亲为简直就是人民的闺女大众的贴心小棉袄。自从上一次和李建城谈过话后她身边多了三个人,两男一女。这三人忙前忙下的帮助心澜,这水利工程搞得很顺利,在加上李建城的安排和指教就变得容易多了。心澜的成功自然为她换得了很大的名声和欢呼,谁让人家是美女又有能力呢?
也许没有心澜的呼声,叶从风这个铁面脸却也是有着非常多人敬佩的,因为大伙都知道叶从风就是这次农恳作业的总负债人。应该算是个大官了,实际上没有官方职位。叶从风这人做事情从来都是有章有法不偏不移,让人无话可说。每天按李建城的安排他都需要抽出一半的时间骑着自行车亲自去巡查各地工作,只要遇到了,一般的小事都要他去亲自指挥一下。着李建城还会挑选一些事情来写写见报,因此在整个大界面下叶从风的影响已经开始辐射,虽然没有心澜那一出场的明星效应强,但是叶从风的分量已经开始体现。
接着就是周明,周明负责的建设工陈规划的工作。每天这家伙都是带着一群人到处跑的搞规划,搞物流。在大众心中他就是个圣诞礼物一般的福音,报纸同样对他的工作进行激烈追捧。
大村落等的开张落户工作需要这三人参加剪彩也是李建城的安排,这当然是为了让他们的形象更加深入到基层才做的事情,否则也不需要如此麻烦。
“各位父老相亲门,今天是个别开生面的日子,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时刻。在今天大家将得到各位期盼已久的田地和房子,从此我们也将有家有生活,不需要在流浪在奔波了,各位这一切都得感谢我们在场的三位年轻的办事员们,是他们让我们有了这一切。让我们真心的为他们鼓掌。”年轻的场幕员大声的说道。
这些场幕员也是李建城准备的人才项目,从一开始李建城就想到他这里实际主义要搞,形式主义更要搞。革命是需要不断的宣传的,只有不断的宣传革命的精神,革命才能深入到更多群众基础的心中,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革命才有可能成功,这套经验李建城是肯定要吸收的。
百姓们已经明白了鼓掌的意思,这些淳朴的人们此时不但鼓掌还有人当场就给跪下磕头了,这里甚至有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就对着叶从风、周明、心澜这些无官无职的小青年真心的叩拜了。遇到这样的场面心澜等人都心颤不已的,这种真心真意的心情真的可以轻松的传达到人的心中,即使是冷面的叶从风也都被深深触动着,这种感受对于他们来说是冲击性的,是肯定他们所做价值的体现。
叶从风三人亲自下场扶起这些老百姓,叶从风说到:“大家无须如此,我等亦如各位一样都是一届平民,只是奉了皇恩办事,真真要谢的是皇上,大家对我等不必如此!”
这时候一个七老八十的老人走过来抓着叶从风的手说道:“小娃子,皇帝要谢,你也要谢。老汉我活了一辈子,流浪了一辈子见多了欺诈百姓的官。从没见过你们这样为我们穷苦百姓办事的后生仔,莫说你不是个官,要不是你就是来个顶天的大官,老汉我也说不拜就不拜。所以这拜你一定要受!”
说着这老人就往下跪去了,叶从风拉都拉不住,最后和这老人家跪在一起。这场面持续了一会儿就开始了正式的剪彩,在剪彩时周明说到:“剪断这根绳子大家就可以去分领自家的房屋和田地了。大家记住从现在开始发送给大家的合同就开始生效,只要双方同时同意或者是违反了合同上的法规合同才能解除,否则即使是陛下亲至也不能无理由收回各位的房子。请大家记住这一点,这是陛下的亲口话!下面我们开始剪彩!”
说完最后的保证,由心澜这个美女剪断了红绳接着她红面如霞的道:“下面,就开始分房啦!”
众人一阵欢呼,就在这时候忽然一个尖锐的声音说到:“我看谁敢!”(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