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调教盛唐 > 第195章:万里第一步

第195章:万里第一步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调教盛唐 !

    第第一步

    就任秘书少监之后。杨钊算是彻底清闲了下来。每天拿着两份工资,要面对的确是大大的皇家藏书馆,工作上少的可怜。

    校对刊印等等的工作,自然不需要他这个直属长官操心,下面的人会办的漂漂亮亮。无所事事的杨钊,除了每日床前床后的伺候着老娘,剩下的便是去看看李婉芝。

    自从李婉芝的情况开始好转之后,松了一口气的老宋王再也没有任何为难杨钊的举动。胖老头每天都笑眯眯的看着。女大当嫁,他已经想通了,由得折腾宝贝女儿,倒不如顺其自然。三元及第的杨钊,似乎并不辱没他皇家的身份。这样有才华的女婿不要,难道说非得将女儿嫁给那些纨绔子弟才成吗?

    于是从那之后,胖老头的心思便又回到了荒废一月之久的牡丹园,并且每天龇牙咧嘴的跟园内的杂草较劲儿,却又不让任何奴仆靠近……

    郑炎继续没有一点眼色的上串下跳,似乎只要有着皇帝的信任,他就可以继续为所欲为。老男人调动右威卫大军的时候,郑炎也紧张过,但是随后右威卫大军并没有任何动静。似乎仅仅是一次很平常的军队换防。慢慢的郑氏也就放松了警惕。

    他们就没有想过,作为大唐十二卫的精锐。右威卫为什么会显得蛋疼,非得劳民伤财的跑道荥阳干什么。杨钊知道李隆基在等,等一个可以一战定乾坤的机会,也在等他准备好的时候。

    郑氏的摊子铺的太大,李隆基不能让拔除郑氏的行动,扰乱大唐得之不易的安定。因此剪除郑氏将是一个跨度颇大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需要很多人配合的过程。

    李林甫最近的日子有些艰难,原本车水马龙的府邸也门可罗雀,皇帝的态度决定了一切。谁也不会上杆子去巴结一个被贬官降职,失去皇帝宠信的人。

    但对于此事,真正着急的还不是李林甫,而是位于掖庭宫的武惠妃。李林甫本就是她坚定的盟友,因此李林甫一降职,武惠妃便犹如失去了左膀右臂一般,许多计划都只能搁浅。眼看着太子之位越来越稳固,武惠妃便越来越上火。

    女儿韶华公主是越来越得老男人的欢心,可是儿子却一点都不争气。引为外援的李林甫被老男人盛怒之下,连降五级,自然不能再为了她儿子出力。

    于是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武惠妃都不能让李林甫就这样倒下去。而她能明目张胆做的却又不多。只能旁敲侧击的吹枕头风。

    老男人每一次都头大的听着,却又不想武惠妃伤心,只能无所作为的耗着。

    郑炎没有再找杨钊的麻烦,不是他不想。而是皇帝的态度让他不得不收敛。先是千牛卫去汝州,调查杨钊之死,接着皇帝将杨钊升官调职保护起来。后来宫中更是传出了皇帝意欲将韶华公主下嫁杨钊的意思。

    韶华公主实封一万户,超过了任何一个公主和王爷,即便是高高在上的老宋王也没有这样的恩宠。

    一幢幢一件件,都传达出要保护杨钊的心思。郑炎不傻。他明白了这种意思后,只能放过杨钊。跟皇帝呛着干的事,郑炎还没有傻到这样的份上,即便他真的傻了,郑氏其他的人也不会允许他这样做。

    长安,作为这个时代最大的城市,青石街道,琉璃白墙,到处是繁华。时不时还能看见一些黄头发绿眼睛的外国人。

    杨钊坐在马车之上,前往秘书监办公,清脆的马蹄声回荡在青石路上。一路向着青龙大街而去。

    来到值房,作为副手的吴强便伸着脑袋凑了过来。

    “大人您来了?要不要卑职给您弄杯茶?”

    杨钊摇了摇头,唐代的茶汤,他是一点都不感冒。

    “今日有甚子要事不?”

    “回大人,要说还真有一件事情,跟大人同届的探花郎裴庭光,不知大人还记得吗?”

    “斐庭光?”一提到这个人,杨钊的眼前就不由得浮现出一个瘦弱的年轻人时刻带着谦虚的笑容。对于他,杨钊还是很有好印象的:“他怎么了?”

    “这个,自从大人您被陛下任命为秘书少监的那天起,斐庭光就想离开翰林院进入秘书监跟大人混。可惜翰林堂官似乎没有那样的意思。昨天斐庭光来这里找过大人,只是那时大人已经回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杨钊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斐庭光怎么也是新科三甲,犯不着跟着他杨钊混,再说翰林院可是比秘书监这么个清水衙门好多了。尽管名义上翰林院也属秘书监。

    “这事儿你就别管了。”杨钊想了一下才道:“下次斐庭光再来,就你让他来见我就可以了……”

    虽然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但杨钊依然打算见一见斐庭光,毕竟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要好的多。

    想到这里,杨钊摇了摇头,便转身带着吴强便向着藏书楼走去。只要有时间,杨钊就不会放过。皇家藏书楼里包罗万象,珍本孤本比比皆是。这些东西不看看,那绝对是一大损失。

    编一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之类,杨钊是有些力有不逮,但是随便编一点超越唐代人文的书,还难不倒杨钊。张说已经垂垂老矣,张翰明显没有他老子那样的本事,文坛第一人的宝座,对杨钊还是有着莫大吸引力的。

    杨钊记得很清楚,说一个人想要改变一个时代不可能,但是一种思想却可以。将自己的思想给传播出去,便是杨钊迫不及待想要做的事情。

    但是在写什么样的学说上,杨钊难为住了。写朱子学说那种遗臭万年的东西,杨钊没有兴趣。那么儒家的学说想要继续发展便只有明朝时期的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了。可惜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比较唯心。

    对于思想教育,杨钊从来就不报什么信心,因为人的心太复杂,后世什么样的丑事没有。为了挣钱,连危害婴儿的三鹿奶粉都能生产出来。还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人心能险恶到什么样的程度,谁也不知道。去立足于一种不知道的事物上,从来不是杨钊的习惯。于是对比之下,杨钊不得不放弃成为孔子第二。

    去创个什么学说来教育人心,杨钊不愿也不想。所以琢磨到最后,杨钊觉得还是把后世的科学系统给提出来,才是正理。就算他挂了,科学理论体系传承下去了。那么中国就会遥遥领先于世界,尽管大唐时,中国已经遥遥领先了。

    中国发展了五千年,却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所有科学都长期被压抑在杂学之列,为那些所谓的正统文人士大夫所看不起。其实试想一下就能明白。到了大宋的时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事实,说明了什么样的情况?

    经过分析,杨钊觉得,要建立系统的科学体系,在中国的封建时期,只有大唐朝最合适,不因为别的,就因为那种气度。那种万国来朝的霸气和包容并蓄的胸怀。

    诗,古而有之,为何只能在大唐发扬光大?

    战争随时都有,为何只有大唐才能万国来贺?

    李白,没少骂朝廷,杜甫也没少骂,那些诗,当权者读起来绝对麻头皮子,但是杜甫却从来没有因为他的三吏三别获罪,要是在清朝,估计被剁上十几二十回都有可能。

    大唐之所以能成为大唐。就是在于它的包容并蓄,就是因为它的开放,那是一种作为大国的底气,历朝历代,也只有大唐没有因文字而获罪的。

    这便是一个时代的氛围,虽然唐朝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但是却是政治环境最好的时候,尽管大唐后期,藩镇割据,战乱不休。

    将一些哲理深厚的诸子百家书记给整到面前以后,杨钊开始了他科学体系的第一部著作。

    当然,第一个自然不能去写什么化学物理等等的东西。而是关于朴素经济学的。古代诸子百家的著作当中都有着阐述经济学的存在。但都是朴素的经济学,没有人系统的归纳过,像这种开宗立派的好事,要是不干干,杨钊觉得都对不起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想想一个百科宗师的位置,杨钊就不由得热血沸腾,这事儿,太要得了。

    跟在杨钊身后的吴强,拖着瘦小的身板,抱着一大摞书,亦步亦趋。吃力的等着杨钊一本又一本的往上面加。

    放下书本,摊开庞氏书坊特制的上等宣纸,杨钊便开始了工作。

    荷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西方经济学的圣经。杨钊自然也看过。

    大学时期,也学过不少的经济学,什么基础经济学,什么政治经济学,什么市场经济学等等的,结合起来,再从户部要一些无关紧要的数据来进行分析。结合所有的知识,杨钊开始写起了自己的经济学著作:

    “国之大,其基在民,故民生即为国情,国家欲藏富于民,当知财之一道所关乎何事。古语有言,天下财富为定数,予以为不然。盖天地之初。三皇之前,我华夏祖先茹毛饮血,至今日皇帝在位,长安繁华,宫格威严,天下之才未加乎?加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