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楚牛文集 !
我们一行十九位同学在九寨沟旅游期间的全陪导游是个年约三十岁的小伙子,自称叫陈垒,是九寨沟的人。有人笑问他是藏族还是汉族,他说自己是混血儿,一半汉族一半藏族血统。有人玩笑说,怪不到小伙子长得这么帅,原来是汉藏结合的精品哈,汉藏民族大团结好啊。大家的笑声倒让陈垒有些腼腆起来,其实,别看陈垒长得有些胖乎乎的,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说起话来却是十分的干净豪爽,粗声大嗓门的,说到高兴处,见大家一拍巴掌,他都会爽朗的大声笑起来。陈垒模样外表和说话,包括说话时辅之于情不自禁的肢体动作,看似粗放,他的心思却还算细致。一路上,他除了给大家介绍沿途的风景,介绍藏区的人文景观和地理地貌,以及风土人情之外,经常提醒大家注意晕车,高山反应之类,还数次提醒大家在藏区要注意的一些禁忌,比如,什么翻越雪山时不要高声喧哗;什么跟藏民见面交谈时不能随意的搭肩、摸头;什么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什么经筒、经轮不得逆转等等。陈垒除了教大家学说“扎西德勒”之类的礼貌用语,还介绍说,藏民虽是全民信教,即藏传佛教外,藏区有东、西之分,对着经幡和玛尼堆膜拜或念经时,可以念真言,西藏区的六字真言是唵(an)、嘛(ma)、呢(ni)、叭(ba)咪(mei)吽(hong)(音,意为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成就一切,普渡人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而我们所到之处的九寨沟属于东藏区,其真言为八字,即“哦嘛直莫耶萨朗德”(音,有永恒、坚固、无穷无尽的意思。)再三嘱咐大家莫要念错了。
10月18日18时,我们一行从九寨沟景区出来,十几个小时的走马观花,也不过玩了整个景区景点十之五六,不免心里都有些遗憾。虽说大家嘴里都喊着腰酸腿痛,兴奋的心情却一时难于抑制。陈垒便趁热打铁,安排大家去藏民家做客,大家的情绪再次沸腾起来。
半小时后,客车停在一片藏式民居的前院,待我们走下车,刚看到门前写着“雪域卓玛”的一块牌匾,已有两位二十来岁着藏式服装的姑娘热情的迎上来,并挨个进献哈达。事前陈垒介绍藏族哈达有蓝、白、黄、绿、红等颜色。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黄色象征大地,红色是空间护法神。大家一看藏族姑娘给我们献上的是红色哈达,脸上都绽开了笑容。因为陈垒说过,藏族人分等级,只有活佛家族来了尊贵的客人,主人才会献上红色哈达,有祝福客人吉祥如意的意思。满脸笑容的我们忙双手合十,微微低头,待藏族姑娘将哈达套在我们的脖子上,并热情的说一声:“扎西德勒!”大家忙回敬一声:“扎西德勒学!”(意为您也吉祥)一时间,在大家快乐的笑声中,扎西德勒声此起彼伏,卓玛家门前顿时喧闹起来。
接待我们的卓玛家的房子颇像一座四合院,四栋二、三层的楼房环绕成口字型,院门并不居中,而是在靠右侧。待接受完藏族姑娘进献哈达的仪式结束,我们还不能进屋,院门居中早已放置了一只大火盆,里面点燃的树枝向四处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清香。另一位藏族姑娘边让大家学着她的样子,扭动身子伸出双手在火盆上烤一烤,边解释说这样做,可以让大家去掉尘世的晦气。大家刚跨进院门,却又是一道进门仪式,一个同样是藏族打扮大约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拦住大家,嘴里边念着真言,边指挥大家挨个去转动进门左侧的那一排转经筒。也算是入乡随俗吧,大家虽不懂经筒的含义,却还是依次转动经筒。从藏族小伙子脸上虔诚的神色里,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和圣洁的泉流从心头涌过。
终于进得大院,却又被另一位满脸笑容的藏家姑娘拦住去路。她自称是卓玛家的老六,有人记不住她的名字,干脆叫她卓玛姑娘了。她让大家围着院中的一个石头堆介绍说这些由大小不一的白色石头堆码起来的东西就是玛尼堆。说这些石头都是他们家人在每年农历四月八日释迦牟尼佛诞辰时,参加转山会时捡回来并经过寺庙喇嘛开过光,具有灵气。大家便学着她的样子,双手合十,虔诚的对着玛尼堆念起八字真言来。然后,纷纷伸出左手(藏族人认为右手杀生,左手才是干净的)去抚摸光洁的玛尼堆上的石头,希望如她所言,可以消灾辟邪,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平安。
卓玛姑娘长得清清秀秀,讲话口齿伶俐,她让大家在正式进屋前排成两队,男左女右,先让女同胞双手交叉举过头顶,再将交叉的手放到左侧腰部,拱一拱,嘴里念扎西德勒,她解释说,藏族女人敬重男人,进门或用餐都要让男人先行。几位男同学脸上便笑开了花,学着卓玛的样子,双手叉腰,一副耀武扬威的大男人模样,并大摇大摆当仁不让的先进了大门。几位男同学装扮大老爷们的滑稽模样,让大家乐得前仰后合,笑声连连。
走进厅屋,让人眼前一亮。厅屋四壁和顶盖全部都涂上了色彩,红色是主基调,夹杂着各种花鸟虫鱼以及动物的绘画,其绘画线条分明流畅,色彩艳丽,有的写实有的写意有的柔美有的粗放,在橘黄色灯光辉映下,画壁上彼此照应的图画显得煜煜生辉,相得益彰,给人以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感觉。
厅屋大约三十平左右,里面摆放着低矮的座椅和茶几,主人已经在茶几上摆放好了青稞酒、酥油茶、蕨菜、土豆等藏民日常所用的食物。卓玛姑娘解释说,牦牛肉和羊肉等会烧烤好了再给大家端上来,大家初来高原地区,难免水土不服,可以先饮几杯酥油茶,酥油茶可以解乏,消食,还有治疗高原反应的功效。刚斟上的温热的酥油茶呈淡黄色,初入口,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就跟我们日常所饮用的淡茶差不多,再抿一口,口舌上便生发出一种清香味来。而主人给我们饮用的青稞酒是那种低度的,其色泽和口味,就像我们饮用的果啤,淡淡的甜味,细品,虽感觉柔软,入喉却有一种绵长的厚重感。
长得秀气的卓玛姑娘讲起话来也是粗声大嗓,她说,大家来到她家,都是尊贵的客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声说话是藏民的特色,大家要是扭扭捏捏,说话藏着掖着,就是瞧不起她们。就在大家等着烤肉的时候,她一刻也没闲着,跟大家介绍完藏民的生活习俗,又用藏汉双语声情并茂的唱了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北京的金山上,大家的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笑声不断。这时,只见卓玛姑娘走到厅屋下首中间的一个座位前,对着一个小伙子大喝一声:“色狼!”她突然的一声吼,倒把大家镇住了,被她用手指着的小伙子更是显得手足失措。她这才哈哈笑着解释说,藏家方言将帅哥叫“色狼”将美女叫“色魔”将已经结婚的人叫“已摸”将未结婚的叫“不摸”大家一时也不知真伪,见她解释得有趣,都忍俊不禁跟着她学舌起来。卓玛姑娘继续指着小伙子说,这个“色狼”今天坐的位子好,这个位子是藏家新过门的女婿坐的。闻言,小伙子尴尬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些许不自然的笑意来。接着,卓玛姑娘又指着两个位子说,这是我“阿爸”这是我“阿妈”请两位老人家出来见见我的新女婿吧。被卓玛姑娘钦点的“阿爸”、“阿妈”被她的二哥带出去换上了藏式服装,随着一首婚礼进行曲响起“阿爸阿妈”再次隆重登场。颇有表演天赋的“阿妈”的一举手一投足,其滑稽的模样差点笑翻了全场人。卓玛姑娘给新女婿取了个藏族名字叫“牦牛扎西”“牦牛扎西”很腼腆,挥舞有些僵硬的手脚,老老实实给唱歌的卓玛姑娘伴舞之后,一听说卓玛姑娘要把他留下来,从明天起,先上山放三年牦牛时“牦牛扎西”的脸色突变,尴尬的脸上已沁出汗水来。倒是他惊恐未定的样子让大家再次笑得前仰后合起来。
待数次都差点笑岔了气的我们刚刚稳住神,刚刚烤好的牦牛肉和羊肉被端上来了,一时间,满屋子香味扑鼻。大家边学着卓玛姑娘进行敬酒仪式,即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祭地和祭祖先,边忍不住大杯喝酒大块吃肉的忙起来。
待到酒足肉饱,院子里已点燃了篝火,欢快的音乐声已经响起。两位藏族姑娘在篝火旁先给大家表演了一段舞姿优美的藏族舞蹈,接着请大家跟着她们,学跳起了锅庄。锅庄,藏语称为“卓”又称为“果卓”、“歌庄”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天上有多少颗星,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是世人对锅庄舞的赞誉。锅庄舞虽说千变万化,但并不复杂,只要会走路会摆手踢腿即可,因为锅庄舞最大的特点是有很强的民众互动和参与性,对参与者的动作规范也没有苛刻要求。在两位“卓玛姑娘”的引领下,大家或手拉手围着篝火,像一只开屏的孔雀翩翩起舞;或昂首或伸臂或踢腿,如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或双手搭在前面人的肩上,分成两路围着篝火穿梭奔跑,颇似两条腾跃嬉戏的黄龙;或扭腰或抖肩或拍掌,如一群充满活力的喜鹊狂欢的笑闹声一次次将大家崇尚自然寻求轻松的心绪推向快乐无比的巅峰
短短两个多小时在接连不断的笑声中一晃而过,大家在依依不舍中与卓玛姑娘道别。意犹未尽的卓玛姑娘追上车来,给了“阿妈”一个深情的拥抱,并热情的欢迎大家再来藏家做客,就在大家纷纷为她鼓掌的时候,她故作娇态地大喝一声:“牦牛扎西,你可不能走,明天上山给我们家放牦牛去!”大家忍不住又一阵狂笑
走进藏家,体验藏民生活,感受藏族文明与文化。忘却世事纷扰,忘却尘世烦恼,感受一番虔诚的洗礼,让心灵得到一次如雪山一般纯洁的沉淀和净化。品尝一杯清香的酥油茶,痛饮一杯醇厚的青稞酒,感受一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声说话的豪爽,体验一回激情飞扬的锅庄舞的酣畅淋漓,彼此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祝福,将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从心底迸发出的快乐连同这绝美的九寨秋色,深深的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