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大雁悲歌文集 > 浓情笔墨君心厚品味人生半卷书

浓情笔墨君心厚品味人生半卷书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大雁悲歌文集 !

    引子

    网海茫茫,网海深深。扪心自问,到底为了什么徜徉在这让人欢喜,让人忧愁的网络不能自拔?是为了品读文章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还是为了知音一曲天涯有梦?无庸置疑,两者兼而有之。

    触网7年,我阅读了数不情的文章,从中受益,美文不仅愉悦了身心,也让我走近了作者,结下了一份长长的友谊。

    在众多的文友中,品味人生的作品是让人刮目相看的。都说文如其人,但网络中一些人的品行与文章相悖。文章写的华丽的,人品未必高尚。或许华丽文章本身就存在着不实的缺陷,风花雪月大都有无病呻吟的虚幻影象。而品味人生的文章,厚重而多彩,质朴而美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海拾贝。亲情在他的笔下让人潸然落泪,爱情在他的笔下让人称羡不已;一草一木皆有情意,一菜一饭都是滋味。一如他的博客上的门楣:品味人生半卷书。

    品味人生,读你,我用了5年时间;懂你,我会用多少时间?也许,很长很长。即使,我们不曾见面,但有你这些深沉而感人的文章陪伴,我的人生就多了一份温暖和感动。

    一直想好好评论品味人生的文章,可自身水平有限,笔力不够,惟恐评不到点上,让作者失望。可为了一份念想,为了我们长达5年的友谊,我还是尝试着评论一下吧。

    一、评父亲“病舟”的日记

    散文中写人物的一生坎坷命运要比写其片段难写的多。品味人生的父亲“病舟”的日记,仅以父亲的一本日记为引线,有头有尾地向读者讲述了父亲在那个时代人生的种种遭遇,记录了一个正直、质朴、有责任感、不怕艰难困苦,为一家人生活而奋争的“知书达礼”的劳动者形象。作品既写出了父亲的坎坷命运,又折射了一定的社会时代风貌。如此用散文形式记述了人物的一生,是难能可贵的。

    文章开头,作者告诉人们父亲过世快二十年了,他没留下什么像样的东西,只有一本日记和一些书。日记记述了父亲时跨三十余年的生活片段。父亲本名“炳周”早年是旧地方政府会计,父亲当年虽然四处漂泊,好像并不觉得滞重,他在日记的封二上签名“萍舟”这时的父亲是一个对生活有着浪漫情调的知识分子。认为自己像一叶浮萍似的扁舟飘来飘去,生活虽不稳定,但毕竟是一叶可以行驶的“萍舟”

    后来,父亲积极响应政府“精简机关”的号召,主动“下放”到农村工作。父亲很知趣,他在日记上写道:“往农村去是比较长远的,有发展的光明前途,我是迫切要求早日下放”那年,父亲51岁。由此看出,父亲的确是一个本分的人。“他卷起铺盖,来到农村。”从此,父亲走上了一条艰辛的生活道路。他扛起锄头下地,但干不过妇女,一天只拿2个工分。为了生计,父亲搞起副业,养兔养蜂,但最后都是失败。可父亲没有退缩,依然绞尽脑汁为生活奔忙。父亲五十开外的人,为了生计,什么样的活路,都想去试。先是用手头仅有的一点积蓄,自己搭成一辆双轮车,上路拉货,后来又做起制售木拖鞋的生意。生意不好,年关到了父亲又兼做爆米花。

    如果说以上描写,作者大都是简要概括的话,那么,对父亲做爆米花的描写,作者倾注了大量笔力,因为,作者亲历了这个过程。“记得父亲用独轮车装载着爆米花的工具,一边放钢制的爆米花机,一边放木制风箱和其他工具。放风箱这一侧明显轻一些,父亲把我安置在风箱这一边。就这样,父亲推着独轮车,穿行在隆冬的乡间小路上。”

    “爆米花”的生意似乎做得很好,父亲有了笑容,时常哼着小曲。作者带着我们进行着温馨的回忆,眼前仿佛飘着“爆米花”甜丝丝的香味,父亲似乎终于找到了养家糊口的的营生。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父亲的努力不会白费,一家人的日子会好过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文革时代,是不允许“弃农经商”的,父亲又该如何选择?这时的父亲啊,已经是烈士暮年。也就在这时,那个可怕的时代结束了,政府给父亲落实了政策,父亲迁回城镇。按理,父亲的好日子来了,父亲终于可以伸直累弯的腰享受一下生活了,可父亲却中风倒地。读到这里,读者的泪水滴答而下:慈祥的父亲,憨憨的父亲,一生坎坷,只能受苦不能享福吗?

    作者清理父亲的遗物时,才知道父亲早已自号“病舟”这叶“病舟”再也载不动沉重的命运,驮不动生活的重负吗?也许是这样,可他把不屈不挠、勤勉做人的精神留给了后人,永不消失!一如这本日记代代相传。

    通篇文字尽管有些沉重,甚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本分勤勉、不屈不挠的父亲形象。既有知识分子的唯诺又有劳动者的质朴,还有一股不服输的硬汉精神。为了生活,父亲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本是一个脑力劳动者,最后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体力劳动者。这是那个时代的烙印和悲剧,非小人物所能改变的。小人物能改变的只有自己。那就是像父亲一样,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为生活奋争。父亲从来就是一个靠本事吃饭的人,这个本事就是他的勤劳双手和一个男人的责任感。尽管生活对父亲的打击层出不穷,可父亲不怨天尤人,而是一次次尝试着找活儿做,不向困难低头。只是在日记里把自己的名字从“炳周”自诩为“病舟”这是父亲对命运的无奈叹息。

    从“炳周”到“萍舟”再到“病舟”既是父亲生活转变的历程也是父亲一生的坎坷写照。作者以父亲的日记为主线,以父亲的这三个名号为副线,写尽了父亲坎坷与勤勉的一生,透过这扇坎坷的命运之门,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不屈而质朴的父亲形象,他用不太厚实的肩膀扛起了一家老小的生活。古人云:人过三十不学艺。可父亲知天命的年龄却自学了一门又一门手艺,怎不叫人肃然起敬?怎不叫人眼角湿润?但心里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百无一用是书生。为了生计父亲这个书生拿起了锄头;为了生存,父亲这个书生四处漂泊养家糊口,可父亲没有倒下,而是顽强地活着,大写地活着,为后代做出了榜样。

    正如作者在文章最后写的那样:我知道,在那个非常的年代,父亲的这些境遇,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我唠唠叨叨地写下这些文字,寄希望过去的历史不再重演,也为勉励自己。

    这篇散文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叙事条理清晰,层层递进,主题鲜明,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唯一不足的是文章对家庭生活基本没有描写,所以,父亲的情感显得单薄了些,有血但“肉”略显不足。

    二、评奶奶的香榧树

    奶奶的香榧树是一篇让人爱不释手的好文章。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用第一人称,以细致入微的观察,真挚饱满的情感向人们讲述了奶奶与香榧树的故事,缅怀了对奶奶无比深厚的感情。

    奶奶的屋后,是一片香榧树林。奶奶十几岁来到香榧树下,就一直守护在这儿。”文章起手可谓不凡,开篇就紧紧扣住题目,引出了奶奶与香榧树的紧密关系。接着,作者话锋一转,说奶奶是被爷爷"抢来的",一下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一个“抢”字戏剧性地揭开了爷爷、奶奶和香榧树的一段传奇爱情。

    爷爷年轻的时候,外出闯荡,遇上了奶奶。可奶奶已是人家的童养媳。怎么办呢?二位年轻人心心相印,于是上演了刘巧儿似的抢亲一幕。只因为爷爷告诉奶奶:我家有片香榧树林,上千年了,每年开花结籽,三年成熟,人称"千年香榧三代果",会养得你白白胖胖。奶奶向往那神奇的香榧树,于是,心甘情愿的被爷爷“抢”冲出了封建世俗,寻到真爱的归宿。

    香榧树成就了爷爷和奶奶的好姻缘。你看,当爷爷向子孙回忆这段往事“讲得忘乎所以的时候,奶奶会羞红着脸,剥一颗香榧子,塞入爷爷的嘴。”这段描写可以说独具匠心,写活了人物,让读者走进了作者的心。

    宋代文人陈郁在活腴论写心中有句名言: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作者以己之心,写人物之心,所以,这篇散文的开头也就有了独创性和感人处。

    作者继续讲着奶奶和香榧树的故事。奶奶真的像千年香榧树一样开花结果,慈及了三代。奶奶先是把父亲送到山外念书,是希望父亲将来有出息。这在当时的山村是不多见的,进一步证明了奶奶的不俗,奶奶的远见。

    父亲在城里成家立业后,要把奶奶接走,可奶奶离不开那片香榧树,奶奶与香榧树早已融为一体。当听说香榧树要归农业合作社时“奶奶万分不舍,趴在屋后的香榧树上号哭。”足见奶奶对香榧树的感情之深厚。幸好合作社把贴近屋后的几棵香榧树留给了奶奶,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奶奶似香榧树,要慈及三代的。

    三年自然灾害,城里人的日子不如乡村,奶奶把“我”带回老家抚养。奶奶之所以敢把我带走,是因为家有香榧树。当父亲不愿意把我交给奶奶要自己抚养时“奶奶大怒:家里有香榧树,不会亏待哪一个。说着,从父亲的怀里抢过我就走。”注意,作者在这里第二次用了“抢”字。

    如果说第一个“抢”字是爷爷对奶奶爱的占有的话,那么,这第二个“抢”字充满了奶奶对隔辈人的疼爱,对生命的大爱。文字背后。使人读懂了奶奶真正的用意:奶奶怕“我”饿着。据说,三年自然灾害时,许多人吃不上一顿饱饭。有香榧树的养育,一代代生命会旺盛成长。两个“抢”字都是肢体语言,此处无声胜有声,此爱绵绵无绝期。

    就这样“我”在奶奶的香榧树下成长,上完了小学、初中。一天,父亲对奶奶说:孩子长大了,该到城里去念书。奶奶点点头,眼眶里满是泪水。为了孙儿的前途,奶奶尽管万般不舍,但依然点头,二话不说。

    贯穿文章始终的主线是奶奶的慈祥、开明和大义。当代教育学家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好父亲胜过一个好老师,一个好母亲可以缔造一个民族。奶奶虽然没有文化,可她懂得文化的宝贵,知道怎样才能让儿女有出息。中华民族正是有了奶奶这样的千千万万个好母亲,才有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

    当“我”也有了孩子时,她老人家喜从天降。但奶奶已经抱不动眼前活蹦乱跳的曾孙了。她支撑着瘦弱的身子,为她的三代人忙活着炒出香榧子,只是节奏不像先前那么均匀了,奶奶老了。

    奶奶像香榧树一样,结满“三代果”养育了三代人,最后长眠在香榧树下。

    这篇散文重在抒发内心朴实的感情,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丝丝入扣。巧妙的以物喻人,托物喻意,主题鲜明,含意隽永,让人们永远地记住了慈及三代的奶奶和她的香榧树。从中,我们读到了许多真诚而动情的话语。如文章结尾“我儿也若有所思,为奶奶敬上一柱清香,说:老奶奶化成香榧树了。”堪称点睛之笔。

    什么是好的作品?抛开它固有的定义不说,应该是让人感动和深有感触的。别人看了你的文章,虽然不曾接触那些事情,不曾发生内心变化,可是由于文章的媒介,却接触过了,发生过了,结果自然来了感动,所谓身临其境,这就是好作品。这里人格在其中取着决定性因素,人格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散文的水平。

    品味人生的作品之所以能感动读者,是因为他本身具备的人格魅力。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所以,品味人生才能够创作出奶奶的香榧树这么好的作品。

    当然,奶奶的香榧树在写作上并非没有瑕疵。如奶奶对曾孙说,你吃的叫“芝麻榧”个小、皮薄、仁满、质脆。她又从别处找出个儿大的说:这叫“圆榧”肉硬味淡。这段介绍有人为雕刻的痕迹。按理,奶奶是说不出这些广告用语的。因此,作者再斟酌一下。

    瑕不掩瑜,奶奶的香榧树是一篇值得品读的好文章。

    三、评上访一世

    已经不止一次读品味人生的上访一世。文章主人公是作者的亲姨妈。这个姨妈年轻时因为小学教师工作被校长解聘,找校长理论不成,被校长斥责为“一盏不省油的灯”一气之下走上了一条上访路,从县城到省城,直至告到北京。

    “京城说这鸡毛蒜皮的事,让她马上回当地去,她不肯,又大闹了京城信访室。”后果很严重,被送去劳动教养。”教养七年,释放后,姨妈继续上访。这一上访就是半个世纪啊,姨妈从一个豆蔻年华的清丽姑娘渐渐变成白发满头的老妪,在上访的路上颠沛流离了一生。沧海桑田,国家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可姨妈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那颗执拗的心,最后她得到了什么?

    “姨妈年过半百,嫁了一个偏远县城丧偶的局长。老头理解她的辛酸,什么都依着她。姨妈本可以从此过上安逸的日子。可是她还要上访。后来她遇上过一个格外“知心”的妇女,认她做干娘,最后,把她的所有积蓄都借走,跑了。

    面对这样一个执著,一世上访的姨妈,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看上去这篇文章很像拉家常,似乎也没有什么鲜明的主题。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上访一世就像一部原生态电影,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时代印记,再现了一个弱女子艰涩的一生。一个有高度人格的作者,应该敢于直面严酷的历史,直面苦难的昨天。作者虽然没有具体描写当时的具体年代,可我们感觉到了,姨妈被解聘被劳动教养的年代正是文革前夕和文革中间。那是个是非混淆颠倒,无政府无秩序的错乱年代。

    一个好写手写出来的作品应该是与时代相通,应当与社会前进的脉搏相连“心事浩茫连广宇”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用社会大背景烘托人物的命运,虽不刻意,但筋骨相连。

    姨妈这个小人物为了讨回一个公道,竟然上访了一生。对她个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剧,但发人深省,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或者说始作俑者是脱不了干系的。社会无论发生怎样的变革,但姨妈的事情无人管,直至她走完悲惨的一生,念念不忘的还是上访。

    再翻回来说姨妈为什么会上访一世?命运多舛?除了当时所处环境“叵测”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性格。

    姨妈是一个知识女性,近于高中毕业。看姨妈年轻时的照片,身段婀娜,大辫齐腰;白皙的脸上,配一副边框透明的近视眼镜;满身透出清秀灵气。这样一个模样清秀,又有文化的女子,理应让人羡慕,有一个好归宿,可姨妈一生和幸运无缘。

    她参加工作不久就被解聘,换了别人也许会重新找个工作,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谓“树挪死人挪活”这些先人总结出的人生经验在她这里完全不起作用。她就是要追根问底,逐级上告。结果,这冤雪球越滚越大,直至搭进了一生。

    到头来,连她自己都不知自己的上访初衷从哪里拐了弯?她要求查处乡长、要求恢复原职,要求平反。却被告知乡长因别的问题早被解职,已无法再追究。关于“劳动教养”的问题,经过文革的动乱,也早无处查找了。“她一年6次去京城上访,京城领导说让她回家过团圆年。她不肯回去,故意给他们出了三道难题:一,我体力吃不消,要乘飞机回去;二,要县长的车子到机场迎接。第三,我生活也不会自理了,回去要住宾馆。没想到过了半天工夫,全部条件都答应了。”难道这就是她上访的初衷和意义?自然不是,起码开始不是。

    她状告的对象的级别随着上访的次数呈上升趋势:从校长到乡长再到京城信访室,都成了她上访控诉者。老的问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她本想告倒别人,结果,却把自己送进牢教所。漫漫上访路,何处是归鸿?从20多岁到70多岁,蹉跎了一生。

    姨妈的命运再次验证了“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她的所作所为不由得让人想起作者的父亲“病舟”真是相差甚远,或者说是鲜明的对照。父亲”病舟“所处的生活逆境比她还要艰难,但父亲不怨天尤人,而是一次次寻找生活的出路,勤勉而发奋。虽然,没有享过晚年之福,可他的憨厚与勤勉深深地打动了人们,获得人们的景仰。所以,姨妈的性格确实存在着问题。

    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姨妈为自己的饭碗被莫名其妙地砸掉,切身利益被损害难道不应该讨个说法吗?难道不应该矫正吗?她没有做错什么,错的是人心不古。。

    上访一世即是一篇醒世之作也是一篇劝世之作。主人公的命运由开始的让人同情变成让亲人不理解不支持,从“一盏不省油的灯”到被“劳教所的大汉跪在她的肚子上,她的屎都涂了一地。”每次读到这句,心都要颤抖一下,人类最丑恶的动物本能莫过于恃强凌弱。

    如果说执拗与偏执造成了姨妈的上访一世,那么,人性的丑恶,为官者的不公,社会环境的压抑,更是它的催化剂,把一个开始只想讨个公道与说法的弱女子变成了一个浑身装满火药的“攻击者”直至把自己炸的百孔千疮。

    不由得想起秋菊打官司。秋菊是幸运的,遇到了好官。姨妈就没有这么幸运。随着作者的讲述,一个问号在脑海升起,美好的结局为什么只出现在银幕上?难道是来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

    上访一世通篇虽然让人感到沉闷和气郁,但文章最后融进了一丝美丽的温馨,给这篇灰色的图版抹上金色的一笔:“春节后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和母亲一起到敬老院看望姨妈。左弯右拐终于找到了那地方,在敬老院的门口看见一张熟悉的小面孔。那是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模样端正,惹人怜爱。哦,想起来了,这就是姨妈八九年前收养的那个女孩我奔上前去,搂住小女孩。女孩看了看我母亲,想了想,笑了:是表兄!她挣脱我,蹦跳着跑进敬老院,欢叫:妈妈,妈妈,姑妈、表兄来啦!姑妈表兄来啦!”

    小女孩一声声“妈妈”的称呼,不仅感染了读者,也慰藉了姨妈。姨妈还是食人间烟火的,凄凉的一生最后还有一丝温热的小火苗陪伴。

    “姨妈,您也到这岁数了,自己的事就算了;只要让他们把小女儿的长远给安排好,别让她再受委屈,你就饶了他们吧。”

    作者的心声也是读者的期望!

    为了一个公道

    你走上艰难的上访路

    以卵去击石

    不惜两鬓染霜

    青春遗失在梦中

    可曾享受过爱的滋润

    可曾沐浴阳光雨露

    人生四季

    只有冬天陪伴

    转眼成耄耋

    为了生命的尊严

    勒紧命运的缰绳

    宁折不弯

    圣洁的心灵没有搀假

    纵然屈辱受尽

    错乱的年代

    人心不古

    真理从来用牺牲唤醒

    但愿你的悲剧

    不再上演

    铁骨铿锵的生命

    理应受到尊重

    四、评母亲上街

    品味人生的散文素以文字多且厚重见长。长有长的道理,很耐看。而母亲上街这篇随笔不足千字,在品味人生的文章里这样短小的文字是不多见的。这篇短文给人留下不可抹灭的印象,不是因为它短好记,而是它似戏剧语言,通篇是精彩的对白。取材精到,主题鲜明,有血有肉地描写了年过八十的母亲去街上买米发生的故事。

    立夏节快到了,母亲上街买点糯米,准备做立夏饭。米贩称好米,正要收银,却认出母亲是她的小学老师。于是,回忆起40多年前发生的往事。

    “我是宅基村的”米贩笑着说:“那年为了早点上学,把十二月出生报成二月出生,被您看穿了。”

    “有这样的事吗?”在宅基小学教书,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了。

    “那还有假啊”米贩像在怪怨:“出校门,我一路哭着回家呢!”

    “啊!早知道,该送你回家呢。”母亲显得有点不安“现在还怨我吗?”

    读者读到这里时,心里不免有些担忧,米贩和母亲原来有过节,下面她会对母亲如何呢?会不会不卖米给母亲呢?因为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师生交恶的事情,有的学生会因为老师当年的管教或者受过委屈而记恨老师一辈子。谁知作者笔锋一转写道:

    “哪能怨您呢。您也是实事求是,照政策办嘛。”

    米贩又笑着“第二年,还不是进您的班了”

    看到这里,读者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心里不免对米贩产生了好感。是的,不仅读者释然,母亲听到这样的话也很开心:

    “哈哈哈,没耽误就好。”母亲把手中的糯米往高处提了提“这米,还卖给我?”

    “咋不卖呢?”米贩一转想“对对,不卖了,不卖了!”

    “不卖了?”递上去的硬币被推了回来,母亲不知如何是好。

    我们刚释然的心又被提了起来,米贩想干什么?难道真记仇不成?一波刚平又起一波?好奇心驱使读者继续观看后面发生的事情。

    “您对我可好啦!刚上学那天,我尿了裤子,不敢说。您发觉了,悄悄带我到您的房间,拿自己孩子的裤给我换;还把我的裤洗了,才让我带回家。”

    原来如此。我们眼前顿时闪现了一个慈母般的老师形象。有师如此,学生怎差?

    当母亲又看了看手中拎着的糯米,认真问“那米干吗不卖?”

    “这点米,拿去,拿去。”

    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母亲上街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经过作者的发现,我们从中看到了老师关爱学生的师德之美,看到了学生知恩回报的尊师之美,画面温馨感人,如沐春雨。

    作者不过是讲述了母亲买米遇到学生米贩这么一件小事,人生这样的邂逅并不少见,遇到后,不过是拉个家常,事后有个与人聊天的话题而已。可作者却从中发现了有意义的东西,把它提炼、挖掘,成就了一篇感人之作。

    一个好写手不仅要善于观察生活,还要具备一颗美好的心灵,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之美,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引发心与心的共鸣。

    一般而言,人的心灵有多扇窗。打开透视丑恶的心灵之窗,看到的必然不会是美好,打开透视美好的心灵之窗,就会发现即使是别人看来不值一提、平常的事物原来都有美好、可爱之处。母亲上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

    文章最后描写道:“母亲谢过对方,提着一斤米,慢慢的走了,拐杖点到地上,笃笃有声。”这段描写可谓用心良苦,作者是想告诉读者:当你付出了爱,心灵也会对你有所回报,有一种惬意的满足感。母亲拐杖点到地上,那笃笃有力的声响恰好说明了母亲此刻的心是满足的,惬意的。深深地感染了读者,引导了读者。

    品味人生的文章,好就好在每篇结尾都是用了心思的,要么画龙点睛,要么豹尾横扫,已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五、评沪上马兄

    与一个人相识得久了,偶有所思,要提起笔来写一写,其实并不是件容易事。品味人生的沪上马兄用了不到3000字,就把一个路上邂逅的上海人写了三十年。多角度、多侧面阐述的淋漓尽致。

    沪上马兄是一篇写人叙事性散文。它以流畅朴实的语言,细腻活泼的文笔给人们讲述了一个普通而有人生追求、个性而为人质朴的摄影爱好者——沪上马兄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依然是小人物,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打动人心,时而引人发笑,时而另人沉思。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万般感慨咀嚼在心头。

    三十年前,作者与马兄初识在旅途的货车上,二人由于兴趣爱好相投,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文章开篇,作者轻描素写地就把马兄的形态与神态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对马兄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三十年前的马兄有着上海人的优势感,腰间挎着架时髦的海鸥203折叠式相机,拍两寸大底片,在上海某国有工厂上班,常趁工作闲暇外出旅游。他随身带着小相册,身披那时最让人羡慕的军大衣。这一切,无疑都是那个年代活得有头有脸的人的象征。

    相比而言,作者是寒酸的,相机是50年代产的华山牌,只能拍单寸底片,而且还是借的。

    此外,作者特意提到沪上马兄请客时实行“aa制”抓住了上海人精细的生活习惯,这何尝不是上海人的优越感?作者这样介绍,为马兄三十年后的生活设下(强烈对照)伏笔。

    三十年后,当作者再次来到上海,看到了上海巨大的变化,摩天商厦鳞次栉比,豪华轿车招摇而过。而眼前的马兄却是另一番景象:“还是那张细眼宽颧的脸,却有一些明显的污渍;身穿一件老旧的品牌t恤衫;头发蓬乱,还粘着一条塑料包扎带的细丝。我伸手给他摘下。”

    作者细腻的观察力洞彻心扉,一个落魄的马兄尽收眼底。尽管生活寒酸,可马兄的热情依然如故。“他不由分说,把我拉到附近一家餐馆,点了几个小菜,两瓶啤酒。”老朋友见面,自然拉起家长里短,马兄告诉作者“厂里不去了,就在家门口摆个小摊,日夜守着,摊上有公用电话,手机不用了。”说到这些,他好象讷言了许多。

    这段描写把马兄落魄的原因做了简要的交代,使我们明白了改革大潮中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现状。令人惊讶的是,改革开放后的马兄不再“aa制”“付账时,我准备好aa制,没想他一定要搞“专制”我拗不过他。”艰难的生活让马兄没了上海人“aa制”的优越感。

    当作者走进马兄家中时,看到的景况让人辛酸与无奈。家里摆的杂货铺是母亲看摊,家里非常的杂乱,马兄结婚时买的钢琴,覆盖着旧布,上面积满尘灰。茶叶是陈年的,水也不烫。这一切进一步证明了马兄生活状况的窘迫。但唯一不变的是他的爱好与精神寄托。“他又搬出以前的相册,报纸,还有录上马兄大名的“名人大辞典”“几十年过去,世界翻天覆地,没想到马兄这里成这模样。”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如果作者只写到这里结束的话,那么,读者对马兄的了解还只是皮毛,作者自然不会这样做,三十年交往的知己朋友,是一定要倾注笔力加重描写的。所以作者接着回忆起往事,继续讲述他的“沪上马兄”后面的故事果然越来越精彩。

    “1991年底,他告诉我买了摄像机,想拍拍缙云仙都。到大年三十,他果然来了。我对他虽无特别款待,但坚决搞“独裁制”他也不任我摆布,抢着洗碗,拖地,说在家做惯了。”

    这一段描写进一步证实了马兄不随便占人便宜的生活习惯,为人质朴,让人不嫌,但似乎是一种变相的“aa制”无庸置疑,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就会养成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马兄的厚道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他给作者外祖父拍录像时,带子不够了,毅然把摄象机里儿子在海滩玩沙子的录像覆盖,继续为外祖父拍摄。马兄回上海时,作者继续请马兄帮忙,请他一起去老家,顺便给作者奶奶拍录像。马兄二话不说,提着沉重的摄象机和三脚架“又提了火腿;还帮我们提行李。”

    作者描述的沪上马兄分明是一个水泊梁山好汉啊,仗义而实在。可接下来马兄的所为又还原了上海人的精明。“到诸暨下了火车,因行李太多,我叫来了一辆三轮板车。讲好价钱,车夫让我们全上车。车行半路,可能有点上坡,马兄跳下车,帮着推。车夫说没关系,让马兄上车。马兄不上,一直推到汽车站。我付车费时,马兄说,不必这么多,一路上都是他推的。车夫差点发火:谁让你推了?”

    这段描写可谓精彩纷呈,让人忍俊不住,让人拍案叫绝!一个憨态可鞠又会打小算盘的马兄跃然纸上,但骨子里是质朴的,他是在为朋友省钱。

    这篇散文大部分笔墨是用来描写沪上马兄三十年的生活变化。作者以这个典型人物作为透视社会的焦点,中国的百姓似乎还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社会体制的变革会导致计划经济的解体,生活突然被打破,也与政策形势的急剧变化相关。我们自然可以明白,作者写沪上马兄,实际上是在写沪上马兄的命运,写整个社会的变迁。生活尽管不如人意,可沪上马兄没有被命运击倒,他支摊做小买卖,供儿子读大学。他没有怨天怨地,顺从了命运的安排。对朋友依旧热情,不藏不掖,直面现状,另人可亲可敬。

    文章结尾堪称精笔:“车开动了,我回首,透过车水马龙的间隙,看马兄还站在马路边的灯光下,站在霓虹闪烁的商厦前面,向我这边挥手,身影单薄而正直。”

    “身影单薄而正直。”这不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破岩中的那棵瘦竹的影子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本篇文章一如作者的一贯写作风格,文字细腻,刻画生动,有几大特色。第一个特色是把人物外在活动与内心世界紧密相结合,凸显了人物性格。“他来信的字迹如走龙蛇,落款都写——马某某于沪上,似乎为显示上海人的优越感。”“临别时,他请我去他家玩,还送我一张他在延安mzd旧居前的照片。照片中的他,身披那时最让人羡慕的军大衣。”“他边说边带我到一家包子店用晚餐。完了,他只付了自己那份,另一份留给我。”可以说作者驾御文字的能力如“笔走龙蛇”使自己手写的和心想的达到完美统一。

    此文第二个特色是文字表面平静如水,文字背后却暗涛汹涌。“出了餐馆,走进一条小巷,路灯昏黄,也有几盏瞎了。居民窗户透出的灯光,总照不亮路面,却把挂在窗口晾晒的衣裤照得透亮。”“时代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然而,即便是繁华都市,也难免有几条狭小的巷弄,几户灰色的人家,生活就是这样一个万花筒。”这些对比的描写实际上是围绕人物命运进行的,把马兄三十年的生活变化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描写,可谓言无虚发,文中有心,文中有深切的意蕴。

    但此文结构安排似乎有些问题。回忆中夹杂着回忆,看得人眼花缭乱。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把作者与沪上马兄的三十年交往顺延进行,可能要比回忆中夹杂着插叙更清楚些。

    1991年底那些温馨的回忆占了全篇文章的三分之一,是马兄为人最精彩的部分,基本是赞扬沪上马兄为人友善真诚的大节问题,如果放在文章“猪肚”部分是不是更好呢?或许更能抓住读者的心。

    作者却在马兄落魄之时回忆他的美好品德:“几十年过去,世界翻天覆地,没想到马兄这里成这模样。”“在我的印象里,马兄虽好游玩,也不是没头脑、不做事的人。”马兄的美好人品与马兄的磨难似乎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变成这模样不是马兄的头脑造成的,是社会大变革引起的工厂倒闭,工人下岗。

    文章这样处理,可能与作者的逻辑思维与文字表达方式有关系,顾左右而言他。在作者的几篇文章里都出现了类似问题。如上访一世,作者并不直接表达心中想要表达的东西,而是正话反说,或者旁敲侧击(险些误导他人),这点是作者应该注意或者应该改进的地方。

    学学沪上马兄不藏不掖,直面现状如何?

    六、评家乡的森林浴

    家乡的森林浴是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作者以其温婉明丽的笔触将人们带进作者的家乡——丽水缙云著名的“森林浴”以家乡的“森林浴”为主线,穿联了家乡美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构筑了一个诗意盎然的“人在图画中”的美好世界。

    作者以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诱人的想象和细腻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家乡森林浴”的一个又一个绮丽景色:清澈的好溪水,那是无边山林伸出手掌,掬起苍天的雨水,又经过花岗岩山体层层渗透而成;秀丽的大洋湖,湖水从海拔800米的高处倾泻而下,洞穿了串珠状的六组水轮机;走近飞瀑跌落的潭边,捧一掬凉水敷面,冰一冰倦怠的双脚,真是无尽惬意;俯视大洋山森林公园,一片松,一片枫,一片竹、一片杂树,调配出天然画图。这些惟妙惟肖的动人描写,倾注了作者对家乡的一片深情。

    随着作者的介绍,你会向往“中国第一森林浴”的“石气动如烟,众树皆如沐”以及“空洞发晖素,炯然濯肝肺”的美好境界;你想体味“一阵山风携带瀑布的飞沫淋遍我全身,沁入我心脾”舒爽感觉。是啊,家乡的森林浴,养育了大山,养育了土地,更养育了家乡父老乡亲,是历代文人墨客隐者神往之地,留下了许多雄奇诗篇和漫山的摩崖石刻。

    “家乡的森林浴”为何如此养眼,如此吸引人?是因为她除了是人间仙境,还有着别样的情怀。唐朝的刘处静,是一个很有名望的道士,曾受过唐肃宗的赏赐,他来仙都修炼终生,为自己刻下这样的墓志:“炼金溪畔,足以濯缨,缙云山中,尤宜养志”原来“家乡的森林浴”可以洗身,濯肺、养志。这才是她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是本篇文章的灵魂所在,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本文最动人的是对老家门前的那条好溪水的描写:“好溪水好在清澈,那是无边山林伸出手掌,掬起苍天的雨水;又经过花岗岩山体层层渗透。好溪水好在丰润,一汪文静,一汪灵动的水流,倒映着夹岸的绿树青山。童年的我曾跳入水中去触摸,却摸不着那梦幻般的树影———那树影早已溶化成一潭青翠了。”

    家乡的森林浴一文在句式、语言、引文等方面很有特色。比如,在对每一个景色的描写中,引经据典,抒情不雷同,各具特点,使全文有形、有声、有静、有动。如写“好溪水好在丰润,一汪文静,一汪灵动”句式对称,读来有节奏感。“文静”与“灵动”对比,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一篇好的散文,会以一种热烈的感情打动读者。“人越经历劳累艰难,越能感受大自然的赏赐!”这篇散文能让读者产生思绪飘飞所带来的美感。我们就尽情欣赏一下最后一段的精彩:“家乡的山很高,大洋山高过括苍山脉主峰;家乡的水很美,好溪水是瓯江上最动人的支流;家乡的森林很壮阔,它包容群山,吐纳雨露,是山与水的胸襟——无论如何,我该回乡看看了。”

    是的,不止作者想回家乡看看,我们也想跟随作者一道去感受“家乡的森林浴”

    本文唯一不足的是引经据典过多了些,使人有累赘和牵强之感。特别是最后一段,引南宋状元王十朋游仙都“天谴林泉慰吾辈,不容身世老蓬壶”这句诗的意思是:老天恩赐如此优美的山水宣慰我们,不是让我们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这似乎与“家乡的森林浴”文章主旨不吻,另人费解。

    七、评“羊导”带我游西溪

    一篇好文章,标题应该是“抢眼”的。标题就像路牌一样,指引人们去探索你的文章,所谓读书读皮,看报看题,是说标题应先声夺人,要意义清晰、描述性强,把最吸引人的地方放在突出显眼的位置,然后再慢慢展开,提升作品。品味人生的“羊导”带我游西溪,标题让人眼前一亮,使人有阅读的兴趣,要探个究竟,看看“羊导”何许人也?怎么带“我”游西溪的?

    经常旅游的人知道,最奇异的景色在山林翠谷,在幽静古道,在海天一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景色是“死”的,是人的心让它活起来的,所谓“触景生情”、“境由心生”在这篇散文里,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一只羊。“那天,我们沿着西溪一路上去,刚刚进入西溪的红岩漈,就听到远处一只白色山羊“咩咩”的声音。我小孩见羊好喜欢,也学着叫“咩咩”

    山水花草、鸟兽鱼虫历来可入散文题材,动物是大自然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动物都通达人性,善解人意,是人类亲密的朋友。品味人生笔下的这只羊不仅通人性,而且侠骨柔情。“那山羊走向山路。我们跟随了几步,觉得景致有些平淡,又回头走“涧路”山羊发觉我们没有继续跟随它的脚步,便停下来,向我们“咩咩”的呼叫。我们仍走自己的“涧路”山羊徘徊在山路的拐弯处,关注着我们渐远的行踪,发出更急切的呼唤。”

    此段描写,不知是作者后来的想象,还是当时的情景再现。读到这里,我们为这只羊深深地吸引住了,知道后面一定会发生什么事情。果然“涧路越走越艰险,几乎无路可走。正竭力攀登的时候,又听到“咩咩”的呼唤声。我们抬头一看,山羊已经绕道在我们的前方来迎接。噢,我们明白了,山羊所以要“咩咩”呼唤,是要带我们走捷径。”

    这真是一只神奇而通达人情的羊,有这样的“导游”一路相陪,即使景色平常也不要紧,这只灵犀的“羊导”无异于一道美丽的景色,让人欣赏不够,怜爱不够,脉脉柔情在心底升起。“我仔细看这神奇的“羊导”通体纯白,身怀六甲,一脸慈祥。”

    在这只慈爱的“羊导”带领下,作者一家来到一处峡谷。但见“水牛潭”边牧草丰茂,想必是山羊每天光顾的餐厅。“此时,我们欣赏着老天爷的鬼斧神工,山羊享用着大自然的美味佳肴;人与自然,融成一体”作者心中的理想与现实融合在一起,和谐的画面让人陶醉在这山野之中。

    “羊导”带我游西溪一文落笔在山羊,而立意在人生。作者正是通过人与羊之间的感应,表现出人类向往和谐、友好的环境;追求自然、美好的清平世界。写动物,移人情,这或许比单纯的写人物更有韵味。

    作者笔下的“羊导”情态逼真,跃然纸上。“没想到那山羊越过山涧,飞奔过来,一直赶到我们前头,才不紧不慢地往景区深处走去。'

    除此之外,无论是竹林茂密的山坡,泉水叮咚的山涧;还是山涧中的小水潭,一条条悠闲的溪鱼;这样的描写可谓鬼斧神工,使整篇文字的意境似一幅精美的水墨丹青,不愧为玲珑剔透之作。

    八、评缙云烧饼

    品味人生在报刊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家乡缙云小吃的文章,其中缙云烧饼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此篇文章,确如作者本人曾经表述的:食之不足,就想推广,使普天下食客都能享受缙云烧饼的美味!所以我颇费心志,刻意求工,写出一篇缙云烧饼;有人说它是托物怀乡的抒情文、有人说它刻板精细说明文。不论如何,人们读完这篇文章,无不对缙云烧饼产生浓厚的兴趣。

    文章开始,作者直接了当地告诉人们:“每次回缙云老家,总少不了上街买几个烧饼吃;吃了不够,还要带十个、二十个回都市,存入冰箱,以后每日解冻一个,再放烤箱烤烫,慢慢享用。”让人一目而知作者心思,却又似一个悬念,引人往下读。

    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用了大量篇幅描写制作烧饼的工艺流程。作者手里好似托了一架摄象机,把烧饼桶的形状、烧饼台的材料、碳火的颜色以及烤制的全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且没有剪辑。

    这些细致的过程没有长期的生活体验是写不出来的。作者颇有些陶醉地说:如果你心情悠闲,不妨让师傅现烤,不单因为刚出炉的烧饼最好吃,师傅还会按你的口味,馅入肥瘦适中的馅料。另外,你趁等候的工夫,观赏一下师傅手艺,也是口福之外的享受。在作者的精心“煽动”下,我们试看师傅是如何制作烧饼的。待全部看下来,惟有啧啧称叹,及至吞咽口水。

    作者不止观察人的手艺“无微不至”对人的心理刻画也很到位:“这时你一定谗得直流口水了;可烧饼师傅装着没看见,顾自去整理炉子——你可别怪他不把你放在眼里。其实刚出炉的烧饼火烫无比,必须等它稍稍地冷却一下,师傅才用一张小纸片,半包着烧饼递到你的手心。而你接上这样诱人的烧饼,还不能像猪八戒吞吃人参果,那会烫坏你的嘴巴;必须先小心翼翼的在圆饼边上咬出一小口,再忍一口气,对着张开小嘴的烧饼吹,把里头的热气吹出一些,才可以放心的享用。”

    在这里,作者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很自然地传染给了读者。

    读缙云烧饼一个突出的感觉是一股浓郁、鲜活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场景尽管很简单,可里面却蕴涵了丰富内容,举手投足之间展现了故乡人的性情和处世风格:“师傅招呼你入店坐定,用目光期待着;等你示明个数,他就动手了。”简短的几句话既把当地人为人质朴也把生意人的察言观色刻画的入木三分。人质朴,烧饼才醇香;人有心,烧饼才精美。二者缺一不可。

    作者对家乡烧饼的赞美可以说是“用尽心机”任谁也说不出丁点不好:“有人说缙云烧饼火气大,其实不然,因为烧饼里的霉干菜,用芥菜做原料,性凉。好不容易等来的烧饼,终于吃在嘴里;表皮松脆,内质软糯,麦香、肉香、葱香、芝麻香、糖油香,经高温烧烤熔成一气,咸淡适宜,油而不腻,再加糖油淡淡的甜赛过味精,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真比轩辕黄帝还要享受!”

    为了提升缙云烧饼的大名气,作者不惜引经据典,说缙云烧饼的工艺,是从轩辕黄帝哪儿学来的;说朱元璋当年征战到缙云,吃上缙云烧饼,念念不忘;后来做了皇帝,还派人到缙云,找到当年的师傅接到宫中,专做烧饼给他吃。

    在进行了大量有序的铺垫后,作者完成了文章的终极目标:“现代人崇尚绿色食品,如果你游过缙云仙都,却漏吃了缙云烧饼,那是很遗憾的事。”

    套用一句现代流行语:见过做广告的,没见过这么做广告的。毋庸置疑,作者爱极了故土和缙云烧饼,写此篇文章的目的达到了,读者对缙云烧饼已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九、评品味爱情de故事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爱情,最美好的感觉莫过于两情相悦。读品味爱情de故事,让人深刻地体验到了这一点。品味人生尽管在妻子“压力”之下,写出了这篇爱之歌,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阅读完全篇之后,感觉这箭发的准确、恰到好处,正中箭心,因为它是丘比特的爱之箭。

    此篇文章分为两个小节,第一节是诗与邮票的情缘,把作者与妻的初次相遇做了交代:“第一次看到她,是在工人文化宫的一个“文学沙龙”上。我在朗诵自己的一首问柳。那诗其实很蹩脚,只记述偶然的情景。我发现有一双很大的眼睛,在一眨一眨地关注着我。那眼睛一眨,好象开合着一扇大窗门,给我印象极深。”

    这双“大眼睛”如此吸引作者,冥冥中一定会有一份缘分在前面等待。果然,过了不久,当作者要寄封挂号信,在邮政局的窗口上无意中又看见那双“大眼睛”时,对“大眼睛”姑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这是一个娇小玲珑的女孩,看上去才十八九岁。瓜子的脸形,白皙的皮肤配上小巧的鼻子和天然红唇,耳朵顺顺的,没戴什么装饰。最勾人魂魄的还是那双大眼睛,水汪汪又清澈见底的样子。又密又长的睫毛,在那很分明的双眼皮边缘伸出,仿佛还凝着水雾。眉毛不浓不淡,不粗不细,不长不短,在瀑布一样的刘海下活动着。牙齿洁白,右边第三颗是一个不太明显的小虎牙。

    这段细腻的刻画把一个俏佳人活灵活现展现在人们面前,也把作者内心的渴望与向往勾画的淋漓尽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美好的女子,谁人不向往呢?

    作者毫不避讳或者说洋洋自得地讲述了他如何向妻发起进攻,终得偿所愿,抱得美人归。一如作者所言:“一首小诗,几枚邮票,就结了情缘,像不像神话?”

    文章第二节贪吃香榧子把这则神话继续上演,求爱、索爱、相互取悦,相互欣赏。两个相爱之人有着共同的追求与爱好,以至作者越来越情难自制:“她话音细细的,语气柔柔的,声调缓缓的,在我听来犹如声乐。听着听着,我坐下的木头椅子,不听使唤地往她坐的床沿挪动。等她发觉时,我快要脱离了椅子,坐到床沿了。”

    读到这里,让人忍俊不住。作者与妻结婚20余年,对当初追妻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不能不另人感慨与赞叹。其实,大凡得到自己所爱之人,都会铭心刻骨的。

    文章机敏之处在于托出了香榧,呼应了开篇。“哦,光顾说话,忘记请你吃香榧了。她从小木柜里拿出一个铁罐,取出一小碟干果,摆在我的面前。奶奶屋后,是片香榧树林,上千年了,年年开花结果,三年一熟,人称‘千年香榧三代果’”她讲起奶奶的香榧树,好象在朗诵散文诗。”

    作者写过的那篇感动无数人的佳作奶奶的香榧树,其实是妻子的奶奶。在这里作者再次以香榧做媒介,可谓用心良苦,香榧树把作者和妻子的情感更加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也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奶奶的香榧树的故事是从这里诞生出来的。

    随着作者的爱情回忆,我们越来越欣赏作者的妻,娶到这样温柔、善感、聪慧的妻子,实在是作者之幸。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文章最后一段的描写:。她迟疑了一会,才说:这照片迟早还回到我的身边,对吗?”我明白她的意思,拉着她的手,认真的回答:“一定。”爱情在此定格,也在未来延伸。

    这篇爱的神话故事终于以圆满而收尾。

    大凡人们感觉自己得到美满婚姻时,都是因为自己享受了意想不到的幸福。作者的品味de爱情故事正是因为妻子为他带来了爱、幸福与甜蜜的婚姻,及至写作的灵感,创作的源泉。在这里,与其说作者在讲述爱情故事,不如说作者在真心感谢他的妻,对妻充满了无比爱怜之情。

    此篇文章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出婚姻是需要经常回忆与赞美的,常忆常新才使得婚姻更加稳固和美满。

    文章读来亲切感人,作者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融进了自己丰富而深沉的情感,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当然,此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一点缺陷,那就是语言有些拖拉,描写过于细腻。比如反复描写妻子外貌等等。

    十、评送你一包黄花菜

    送你一包黄花菜是品味人生在一论坛举行的“七夕情人节情书大赛”中写给文友大雁的一封“情书”也可以说是一封虚拟的“情书”在当下网络文学盛行的年代,为了活跃论坛,增强文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许多论坛都会举行一些应景的庆典活动。说实话,网络情书不过是一片天上的浮云,是调侃的娱乐活动,活动一结束,情书也就完成了使命,片刻烟消云散。之所以要评论一下这篇情书,是因为作者在这篇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上有一些特点。

    此文尽管是虚拟情书,可没有无病呻吟与轻浮的味道,一如作者所有文章一样,精心雕琢,善待文字。充分反映出作者为人一丝不苟、认真做事的态度。

    文章第一自然段很精彩,一下切入主题,且以亲切的老北京问候语开头:“大雁,吃过了?不怕你笑话,从前,我光知道“七夕”节,只习惯在那天给妻送黄花菜。前两天,我才知道今日也是情人节,还要送玫瑰花。难怪,我周边的玫瑰花,都被采的七零八落;也难怪,如今的小伙子,情人都不止一个了。”

    这段不足100字的文字,作者没有信笔直书,简单从事,而是采用了欲扬先抑、寓褒于贬的手法,琢璞出玉,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一是表达了作者才知七夕也是情人节,二是表达了对当下“情人”不专一的看法。

    作者之所以上来就褒贬,是为了后来用黄花菜替代玫瑰花进行巧妙的铺垫,形式既独特也有心。先写坏的,后写好的,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文章第二自然段,作者依然用聊天的形式询问:“大雁,还记得吗?去年夏天,为怀念养育我的奶奶,我们一家凑合了一段香榧树的故事。我把故事讲给人家听,许多人一脸茫然。我正怨自己嘴笨,不知你从哪儿飞来;你夸我故事讲的生动,还奖我蓝宝石。我不知你为啥懂香榧树的故事。”香榧树就像一条纽带把作者与大雁的相知交代出来。我们眼前仿佛听见一曲高山流水知音曲在耳边萦绕,人之相交,在于彼此有一个共同的契合点,所谓相逢何必曾相识。

    接下来,作者采取梦幻般的搜索,只为感激那相知之人:哪儿送还呢?我白天寻觅你的身影,暗夜留意你的歌声。看过你走近母亲河,在湖口瀑布前吟颂。黄河畔是你的故乡吗?领会你在泸沽湖上的遐思,你担心泸沽湖美丽不再。泸沽湖是你的家园吗?你经常出现在十月的旷野,这是你飞翔的天地吗?

    读到这里,我的泪水已经扑簌而下,因为作者的懂得。尽管这回报只是虚拟中的寻觅,但却发自真心,追随着那浪迹天涯、漂泊四海的身影到天上人间。怎不让人动容?情思幽幽。

    紧接着,作者给予这个知音极高的赞叹与评价:遥想起来,你,一定是天上的神雁——你变成蔡文姬,你变成李清照;你变成林徽因,你变成张爱玲。作者是聪明的,这些比喻无疑是打动人心的。尽管这些文字比喻是虚幻的,可文字背后的情是真的,可以穿越时空。

    如果说这些赞美是虚拟的话,那么下面这段描写可谓直抵心扉:“曾见你怀念生父的英年早逝;曾见你哀怨生母的改嫁匆匆;曾见你悲恸外婆娘的驾鹤远去。大雁,我知道,你为什么对香榧树动容了,你也是外婆娘养育的女儿;你的外婆娘也是那不辞负重、慈及三代的香榧树啊!”作者把抚育大雁长大成人的外婆娘比喻成香榧树,他与大雁的契合点在空间上给予了最大释放,不是知音是什么?

    作者最后这样询问:雁,今天一定要送玫瑰花吗?记得有一年的“七夕”节,我赶着城里人时髦,给妻送大把的鲜花。妻略报喜色,便怨我乱花钱。后来我到地里,给她采了一捆黄花菜。她接了过去,满心欢喜地去做黄花菜炖猪肉了。

    作者很自然地交代出自己为什么在“情人节”送知音黄花菜而不送玫瑰花的真实意图。因为在作者心里,他看不起那些糟蹋玫瑰花的人,送自己亲手种植的黄花菜不是更真诚吗?

    文章最后,作者把送黄花菜的意义进一步延伸:“古人说“萱草忘忧,愚知所共知也”雁,你应该知道,萱草又叫忘忧草吧!”作者不仅文字细腻,而且对人体贴入微,既送黄花菜又送忘忧草,一举两得,含义深刻。

    这篇文章无疑是一篇抒情的温良之作。首先,我们不难发现,在这篇文章中,感情的自由宣泄,与行文的随意性互为照应,从为什么不送玫瑰花到送黄花菜,从奶奶的香榧树到慈及三代的外婆娘,最后从黄花菜又到忘忧草,从虚拟到现实,看似随意,实则处处体现作者的感情隐含在其中。

    作者的感情恰如高天上的行云,而笔下的文字则像地上的流水。他一方面放纵自己的感情汹涌激荡,那一声声“雁”的称呼,那一片片温情的回忆;一方面又设置了一个个闸门,让自己停顿,清醒下来。使自己的感情最终得到理性的升华,黄花菜已经化为了忘忧草,但情却印在作者的心田,印在字里行间,吹不走,抹不去的。

    后记

    从2010年12月22日开始至2011年2月13日截止,我前后用了近2个月时间,评论品味人生的十篇作品。这些作品是作者花费了几年时间写就的,不过是他众多作品中有代表性的几篇,基本是他的故土风情系列。从人物传记到故乡风情,从亲情到友情,可以说,含盖了品味人生作品的精华。

    这些作品虽然以前读过,但只是浮云般掠过,并没有认真细致的揣摩文章精髓。当回过头来再读,抽丝拨茧般找出每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结构安排,写作手法等,是花费了一些心思和功夫的。最重要的是要与原著一脉相承,而不能断章取义。其目的是让作者满意,读者认可。

    在品读与评论中,真正受益的是本人。因为,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有意的东西,境界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真是浓情笔墨君心厚品味人生半卷书。

    “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读完品味人生这些作品,不由得想起郑板桥的这两句诗。不着边际,是吗?

    2011年2月13日18点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