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杂志只怕事情闹不大,乐得给自家宣扬名气,便把各持己见的看法刊进了杂志。
“斯人已逝,总不能让卫华孤独终老,于情太冷漠,于理也不合。”
“既然卫华身边已经有了陈琼,又何必再念着去世的未婚妻,这对陈琼难道不是情感的不忠?”
“当初本就是陈琼最先和卫华在一起的,后来不过是因为误会才让未婚妻有机可乘,现在也是拨乱改正。”
“未婚妻为了卫华自尽于戰军手下,怎能轻易忘记?在卫华隐姓埋名去黄埔上学时,是未婚妻抛弃了大家小姐的身份,无视被当众拒婚的羞辱,一片痴心追赴黄埔,彼时,陈琼又在何处?阴差阳错不能多说。
我并不否认陈琼在卫华断臂时的陪伴,可未婚妻的一片真心怎能就被陈琼尽数掩去。”
总之,读者吵得很是激烈。
到后来,大家反而纷纷调转矛头,要温知秋作家出来评个公正,道个明白,说一说他到底如何安排,如何想的。
连罗家和也来信问他要不要公开申明一下或者干脆修改一下情节。
正在积极备考的温向平看见杂志上联名上书的“读者意”
,当真是哭笑不得。
沉思良久,温向平到底是发了一篇申明。
申明大意就是,未婚妻在卫华眼前死去,可曾经炽热的情感不会随着人死而消散,反而逐渐沉淀在他的记忆里,这是卫华不可磨灭的经历,不能忘,也不会忘。
但斯人已逝,人的一生不会在某个记忆停滞不前,人也不应该沉湎过去,无视未来。
过去的一切并不阻止卫华继续活下去报国保家,也不阻止卫华再一次和心仪的人走到一处。
人生漫漫几十年,何苦在过去挣扎,错失眼前。
而正因为失去过,所以对现在倍感珍惜,如爱情,如和平。
这是最好的结局。
如此一来,虽然还有人抱着自己的念头忿忿,但大多都沉思良久,随即会心一笑,不再抓着这点吵架。
说通俗点,难不成还不允许寡妇再嫁,鳏夫再娶了?何必揪着这个不放。
随着《大惠山》的连载,时节也窗间过马,一转眼,竟已是五月份。
春种开垄的时节已经过去,现下大河村村民要做的,就是小心侍弄地里的庄稼,别让贪吃的虫儿和做贼的杂草毁了这茬的作物。
今年大河村里有不少知青要参加高考,赵建国也就体贴的允许他们上工的工时少一些,好好复习,争取再考几个大学生出来。
而备考的知青其中,就有苏家的女婿温向平和江家的媳妇李芝龄。
李芝龄虽然考过一次,可到底是许多年前的事儿了,如今重头再来,她也不能保证自己就像之前一样考的那么好,于是也抱着书好好复习,眼见着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李芝龄更是废寝忘食了。
上一次高考,温向平考去了沽市,李芝龄却考到了京市,两家人自此分离好几年,一直到后来慎之在沽市有个生意去谈才又和温家相遇,可是耽误了慎之和甜宝不少时间。
这一次,她一定要考上温向平的那所大学,最好两家人到时候搬过去就做邻居。
反正沽市大学学校也挺好,没差。
这一次,一定要让儿子近水楼台先得月!
知道儿媳妇正在准备考大学,李芝龄的婆婆也就专门从大儿子家搬过来帮着操持家务,照看三个孩子。
好在三个孩子都是听话的,还有个江慎之在这儿镇着两个弟弟,比老大家的不知好管了多少。
老太太每天也就做个饭,洗个碗,还是抢着从儿孙手里做的,比在老大家轻松多了,整日都乐呵呵的。
江家三个儿子,最大的江慎之已经十一岁,是个半大的小伙子了,下地干活儿也能顶不少事。
江恒之和江笃之虽然一个九岁一个六岁,合起来也不比江慎之干的少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为了兄弟出道我决定成为天王巨星 我女儿是系统宿主gl 千年之恋老齐杜菲菲 总裁再爱我一次 吾非良人 难缠的帅爹地 病娇娇[快穿] 久爱方知情深 蛮荒之貌美如花[系统] 妻乃敌军之将 吃可爱多长大的她 吾日三吓吾妻 戏子 爱与痛的边缘老张杜玲 绝色娇女 这个小妾不一般 和话题女王闪婚后(娱乐圈) 欢愉 穿越之嫁个穷散修 阿爸,你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