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大庸文集 > 从考碗一族看中国大学生的悲哀

从考碗一族看中国大学生的悲哀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大庸文集 !

    在论述这个话题之前,有必要先来弄清楚什么是“考碗一族”所谓“考碗一族”是指那些在大学最后半年里专心备考,为求得一个公务员职位奔波忙碌的群体。他们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国家和各省市组织的公务员考试来获取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让人称羡的饭碗。考取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俗称“金饭碗”考取省级机关的,叫做“银饭碗”而地市级的则要差点,通常被称作“铜饭碗”最糟糕的莫过于县市级的,只能称作“铁饭碗”伴随着称谓的不同,等级和待遇的差距显而易见。但即便如此,还是吸引了众多的莘莘学子不远万里、转战各地,把“考碗”进行到底。相传唐太宗看见众多书生纷纷参加朝廷组织的进士考试,曾不无得意地说:“天下英才,尽收归我囊中”想不到21世纪的今日中国又出现了“鲤鱼跳龙门”这种怪现象。

    人才谋求自身发展本无可厚非,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也可以理解。但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们都像“跳龙门”的鲤鱼那样,熙熙攘攘地往前冲、拼了命朝一个地方挤却并非一件好事。这不但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会给社会其他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瓶颈。试想: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都到政府机关任职去了,那其他行业怎么办?

    诚然,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找一份工作很不容易。但如果大学生们都想把公务员这份职业作为自己初涉职场的首选,而不去考虑自己的性格志趣、理想诉求、所学专长,一窝蜂似的跟风,实在并不可取。尤其让人质疑的是很多应考者的动机,他们并不仅仅是为了找一份安身立命工作,也不是想在自己心仪的事业上有所成就。更多的恐怕是受几千年来封建思想的影响,谋求一个进身之阶,期望紫金玉带的荣耀罢了。就像古代的书生那样,先经过十年寒窗的历练和煎熬,然后再通过一场选拔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变成一个吃皇粮的公家人。考上了的志得意满、弹冠相庆;没考上的,四处游击、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跳进龙门。让无数学子不畏艰险、孜孜以求的,决不是什么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而是可悲又可怜的中国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学而优则仕”的终极目的。对他们构成极大吸引的,无非是当官者或明或暗的特权吧。

    中国的官本位思想历来严重,官所享受的特权和利益吸引着诸多的知识分子趋之若骛,就连故作洒脱的李太白、杜子美之流也不能免俗。所以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才有了“八股取士”“进士及第”“名落孙山”等耳熟能详的成语和“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偷光、囊虫映雪”名为励志实则残酷的典故以及“范进中举喜极变疯”“孔乙己落魄潦倒仍然津津乐道于“茴”字有几种写法等啼笑皆非又让人觉得辛酸的故事。可叹我们的现代大学生们,明知道条条大道通罗马,却也要挤在一棵树上吊死。不管自己的理想诉求会不会得到满足,不管自己的人生目标能不能实现,一门心思就想着怎样才能考个公务员,怎样才能当上一个官?这种想法实在是幼稚而狭隘,由此也看出目前的高等教育是很失败的!各大高校培养出的不是为社会发展、民族进步贡献一己之力的新世纪人才,而是一群眼光狭隘只想着权和钱的“官迷”如此下去、长此以往,则国家堪忧、民族堪忧!

    当然,我也不否认的确会有一部分大学生报考的初衷是想寻找一个平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大众。这批人倘若能坚持住自己的原则操守,做一个道德清白、为民办实事的好官倒也不错。不过让人不容乐观的是,官场犹如一个大染缸,再清流的人在遭遇种种“潜规则”和“大环境”之后也会迷失方向、毁了自己。君不见,如今的腐败正在向“低龄化”“年轻化”大步迈进么?试想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将来的祖国山河是一片红,可政界官场却是一片黑呀!我想问问这些正在备考或者已经成为了公务员的大学生们,你们真能保证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将来不会扭曲人格、迷失方向?

    亲爱的“考碗一族”们,我想奉劝你们的是“条条大道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要在公务员考试这座独木桥上耗费青春啦。用你们的聪明才智、用你们的热情和热血为国家建设、民族进步出一份力吧!相信,只有我们的经济发展上去了,政治体制才会越来越健全,社会才会真正变得和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