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大宝SOD蜜文集 > 本命年开始回想那些人那些事〈一〉

本命年开始回想那些人那些事〈一〉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大宝SOD蜜文集 !

      噼噼啪啪的鞭炮响过之后,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饭。电视台的节目开始以喜庆的为主,全城也开始被陆续点燃的鞭炮轰鸣声所震动。在一阵震耳欲聋的轰响中,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觥触交盏中手机的铃声传来,是那些学生们新年的祝福。

    这,就是过年了。

    包完满桌的饺子,家里人出去散步的散步,去店里的去店里,看电视的看电视。发了阵呆后,突然想起这就是我的本命年来了,应该纪念点什么。二十四了,时间好快,我大约有半个月没有再抒写心情日志了吧!随即拿了钥匙,走出门去。

    今天的阳光分外的好。金黄色的光线铺满整个路面,金灿灿的感觉让我觉得温暖。我喜欢这种光线。看着南来北往的人群,我却无暇欣赏这样的热闹街面。静静打开电脑,想想写些什么呢?把喜欢的歌曲找出来,播放器设置为随机,就让思绪跟着音乐走吧!想到哪就写到哪,这才是我最喜爱的放松方式。

    半个月一晃而过。从学校放假到现在,写了点小说,写了点随笔,还胡乱看了几部书,那些即兴而就的诗歌,也只是漠漠心绪的无奈表达。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整日里昼夜颠倒着过了这许多天,我想这或许是冬天带给我的慵懒和萧索罢。像个冬眠期的动物,我套上厚厚的外衣和帽子,穿着笨重的皮靴,却鲜有外出的时候。偶尔接到几个电话,是老友们聚会的邀请,这才难得出去活动活动。

    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电视和电子书为伴。慢慢发觉,今年跟金庸特别有缘分。电视里先后播放的都是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电影。最先是王晶导的新版雪山飞狐,诗意的镜头和漫天的雪花相得益彰,坐在屋里看着有关雪山的成人童话,外面的雪花下得飞飞扬扬,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深刻。雪山决绝的最后几集几乎看得我热泪盈眶。应声响起的插曲不枉此生让我牢牢记住了两个画面:泪流满面的胡斐抱着死去的紫衣,仰天发出:“老天爷,我恨你!”的怒吼;最后胡斐救出若兰两人共骑着一匹马,慢慢走远在雪山和草原背景下的两个人,宏大背景下透露出来的浪漫和唯美,孤独和苍凉,或许是这个冬季第一个让我难忘的画面。

    之后是神雕侠侣。电视同步播放的有三个版本。张纪中制片的大陆版和分别由古天乐与任贤齐扮演杨过的两个港台版本。古天乐版的是初中时候看的,那时候就觉得拍得很不错,这个版本的杨过孤独中带些冷傲,由此喜欢上了古天乐。任贤齐版的没怎么看,对小齐从初三时候就很欣赏的,那时候他的歌整整陪伴了我一年,但是这部戏的扮相不太喜欢,就一直没怎么看。今年偶尔瞅了开头的几集,感觉有点滑稽,还是没看下去。看得较完整的是大陆版黄晓明扮演的杨过,觉得大陆在宏大场面尤其战争场面的拍摄上港台还是无法比拟的,但港台版的精巧与隽永却是大陆武侠剧应该好好借鉴的。总之,如果拍出了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那种侠情和诗意,我都还觉得不错。很欣喜地发现,大陆版在宏大场面与美丽背景的优势外,在演员选择和剧情构造方面越来越理性化,这倒是让我对金庸小说的翻拍越来越表示期待。

    港台版的天龙八部曾经在初中时候让我看得如痴如醉,甚至为连续看最后的集还在小姨家闹出了笑话。后来也看过大陆版的,但没有沉迷进去的感觉,兴许是知道剧情的缘故。接着陆续地看了点倚天屠龙记,觉得还是书上带给人的想象更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比较欣赏大陆版神雕侠侣最后襄阳决战的一集,那种感觉可以说是金庸也不能带给我的,那是一种震撼。金庸的小说在情节和人物的刻画以及环境的描写上给我们以想像的美感,但在宏大场面以及视觉冲击的真实再现,还是电影电视艺术更能打动人心。

    但不论怎样,我都不得不承认我已经深深地被金庸小说的魅力所打动和征服了。电子书里装有以上所说的这几部小说的所有全集之外,还有部碧血剑,刚好电视上也有放。但我决定先看完小说后再看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这样得到的两种艺术享受才不会两厢抵触,各得其乐。这是我看小说和影视作品的一个经验。

    不觉间由生活感受谈到了金庸影视,我这才惊觉其实自己从小就浸透在金庸作品的这种影响中。就像刚刚看完的那部射雕英雄传,看到最末才发现原来小时候掐头去尾看得第一部大部头小说就是这一部。到现在才知道四年级时从街头捡到的那本没有封皮和结尾的厚书原来书名叫射雕英雄传。之后六年级暑假时从市图书馆曾经借阅过飞燕惊龙和连城诀。这样想来小时候受金庸的影响还真不小。电视台播放的大都是港台版的金庸剧,第一次迷上电视就是因为港台版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从小好舞枪弄棍和拳脚比划大概也渊源于此。这样想来,我的写作,人生观,价值观都很大程度上已经受到查老先生的影响了。回顾这二十四年的人生之旅,三分之二竟然都受他老人家的影响,看来不仅仅是今年我才开始与金庸有缘,而是这种渊源已久,而我自己一直不知,今日幡然醒悟而已。看来,人,后知后觉,往往需要时间的历练和沉静的影响才能有此福分。

    在此刻惊觉的一刻,由那些影响自己的人和事所想起,金庸的影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此刻的写作一样,还不是渊源与三年级时一篇习作的成功。那样的激励和从书本上看到的一句:只要坚持,写作就会像种庄稼一样最终迎来收获的喜悦。八岁的年龄,写作的乐趣已经深入我的骨髓,让我沉湎至今,仍然深以为乐。再如此刻耳畔的音乐,还不是因为父亲喜爱音乐的缘故?父亲酷爱唱歌和音乐,从小就有条件欣赏中国那时候最流行的音乐和歌曲,连妈妈都说,我才三个月时就能够跟着音乐节奏手动脚动。而我的性格和行事,更受父母影响甚深。再加上小学时候在爷爷奶奶家受到戏曲和评书的影响,才让我最终在文学这块芳草地上更加根深叶茂茁壮成长。那时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跟在爷爷屁股后面去商业街后面的老戏院看戏,跟爷爷一起听三侠五义和说岳全传。

    那时候,日子是多么简单而自然。白天迎着朝霞和日出去上学,在学校里跟那些猴哥猴弟们“比武”武术堆,腰鼓队,红旗队,都是我们的身影。傍晚一直和同学们比着写作业,然后结伴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打玻璃球,拍画片,买一毛钱十根的“打丝糖”钻到“三味书屋”里看免费书直到店面关门。跟同院的小姑娘们互相借书看,什么故事会童话大王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统统一扫而空。那个时候,是如此的迷恋书籍,每天夜里都是做梦梦见屋里有成山的书可供我读,伸手去翻时却空空如也垂头丧气地醒来。每个周末都要跑到二舅家去,不为别的,就为屋子里有满书橱的读者还有连环画可以看,当然,还有那时候尚未普及的有很多频道很多精彩节目闭路电视可以看。每个夜晚,都会在写完作业后守在电视机前等丹江台播放精彩节目,先是点歌台,播放时下流行的歌曲,——大多是工程局的人在那里点;之后是丹江口新闻,然后等到八点时精彩的武打片就开始了。“小杨过的‘蛤蟆功’练得怎么样了?‘日月神教’今天的命运如何?”小脑瓜里开始兴奋起来,还会跟着电视里偷师一招,明天去学校试试新练的“降龙十八掌”和“一阳指”和那些“武林同仁”们较量一翻。每天就是这样,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期望等待着每个明天,用好奇的眼光去大量每一个未知的明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九点半睡觉,可是日子每天都变着花样在翻新。那时候,小脑瓜里整日都是希奇古怪的想法,总想着快快长大,可以不用上学,像大人一样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一个白天和黑夜都是那么的清楚和完整,日子像断不掉的链条一样顺畅轮回着,却不会感到半刻厌倦和停留。

    那时候,总是觉得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够的时间。作业要赶快写,因为写完了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吃饭要吃两大碗,因为吃得饱饱的才会长个子,而且放学时可以不急着吃饭而晚点回家;气象站的草地是我们的“百草园”我们在那捉蚂蚱,逮“丁邦吴”(一种像金龟子的会飞行的昆虫),翻跟头“练武”(小学时有门武术课和武术书)。那时候气象站还不叫气象局,还没有围墙和栅栏,那是我们真正的“儿童乐园”我们会爬树,会在园子里的石桌上打扑克,还会在楼房后面的停车场上拍拍拣来的篮球,踢踢补过的足球,还在车库的铁大门后面,从门缝里向里面偷瞧那座年代久远的用来打雨的大炮。我的小箱子里也装着各种各样的“宝贝”:自然课上制作的蝴蝶和蚂蚱的标本,画片,各种各样的玻璃球,沙包,棋子,还有小石头,但更多的是四处收集来的故事书和连环画。

    小学就这样在每天的梦想与获得中度过了。让我现在还惊奇的是,那时候玩得很痛快,但居然还名列前茅。年年都拿着奖状到妈妈那度假,作文已经开始成为我的特色强项。一二年级时候还是很调皮,依然像爸爸在世时那样的是个“小霸王”;三年级时候因为老师的一次教诲终于开始懂事,收敛玩兴了;三年级之后已经成为一个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孩子”形象——我得承认,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像那时候那么懂事听话过,简直像个秀气的女孩。

    做了三年“好学生”考入了据说是升学率最高的红旗中学。在暑假到图书馆补习英语,让我在初中起步时就先人一步,第一年我竟然进入年级的前五名,成为班上的学习委员,这连我自己都没想到。以我的玩兴,我只是在新环境里不知道玩什么好,因为以前的同学和伙伴一下全部随着毕业离开,我又搬到了小姨妈家住,所以只好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无意中当了回“状元”却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压力,后来的日子,我就好像是为了保住这个“状元”的头衔而活的,一点都不开心。并且,离开了以前熟悉的爷爷奶奶,突然般到陌生的姨妈家,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适应。我第一次有了寄人篱下的感觉,也第一次开始有了学习和娱乐之外的心理波动。我开始习惯于一个人,喜欢躲在自己的小屋里想事情。习惯于不说话,只用日记记录自己的心曲。渐渐得,我发觉我不再象过去那样能够做个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孩子了,我似乎有点与众不同,有时候自己的脸上不愉快自己都不知道,还让周围的人产生误会,以为是他们让我不开心。其实,现在回头再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环境完全改变,我还没有很好地适应。

    第一年的初中生活延续了小学时候的良好习惯,成绩还在班上居于前十。但是环境的慢慢改变让我的心理和生活都开始发生了变化。我第一次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只为保住第一名的位置;第一次需要察言观色,学会在陌生环境里生存;需要注意同学关系的相处,因为这已经不像小学时候长年大家都在一个学校里,大家的成长背景已经开始各自不同。我所在的这个班大部分来自城区,是年级上有名的活跃班级和风头班级,即使现在回忆起来也是十分具有个性特色的。遗憾的是,我也是个个性鲜明的人却还未学会在一群个性鲜明同学中的相处,而且随着独立生活的继续我越来越无法应对学习之外的压力。起初是因为心情不好开始和大部分同学一并讨厌起数学老师来,后来是因为学习上的退步心情更加不好进而形成恶性循环。那时候,我的班主任是我同桌的母亲,对我也非常关心照顾,还经常关心我的生活状况,可是我依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倾吐心曲的长辈和朋友。对于我的班主任,我是既敬又怕的,因为她是女强人那种类型。现在再去看,自己那时候真是太敏感了,因为这是唯一可以帮助我的人,我却对这种帮助一直心怀畏惧。而表现在与同学相处上,第一名的位置明显让我的心理起了变化,以前学习只是同学间的暗暗较劲,但现在我成为被超越的对象,并且将不断被超越,而那时想调整好自己的心里状态却十分困难。这不仅有着来自学习的压力,独立生活的压力,还有初中时逐渐形成的自我认知能力。我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状态,开始敏感周围的人和事,开始有了青春期来自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小学时候形成的那种人生观价值观现在也面临挑战和冲击。到底怎样才能让自己得到发展又不与自己的环境发生违背,我要学会调整的东西很多,要赶快弄清楚的东西也很多,可是我却总苦恼于无人可求无师可助的局面,那时候,小小心里面,藏着有多少秘密和苦恼无处倾诉啊!

    成绩滑坡,带来一系列问题开始涌现。我终于对数学老师进而数学这门课失去兴趣。而语文却随着老师的肯定而越来越崭露头角。这不仅归功于我的自身积累和兴趣,更归功于这位齐姓老师灵活变通的教学方法和和蔼可亲的教学风貌,更主要的是,齐老师本人就有一种吸引别人安静下来听她讲话的魅力。我从中受益匪浅,并且也没有让她失望。每次考试和作文都拿出最好状态,尽力做到最好。这样的认真和付出是自然形成的,并没有外力的催促,最终获得中考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让我也没有想到,但是彻底明白:只要是感兴趣并愿意全力以赴的事情,只要认真,一定会有好的回报。

    很显然,过早的偏科让我失去中考角逐的权利和资格。我第一次中考除了语文其余都一败涂地。但并不意味着初中的这段时光黑暗一片毫无快乐可言。这是一个自我觉醒的关键时期。因为很多东西包括写作的启蒙都是从这里真正开始的。第一次参加足球比赛第一次演讲第一次发表文章第一次自己独立生活,很多成长的瞬间都刻入脑海永远难忘。但这个时候的生活已经远没有小学时候那样单纯明快。那种生活也透着沉重和压力之余的快乐,是我人生中彷徨无助的一段时光。但因此而结识的朋友和老师却是人生中最最难忘的,因为他们在那个时候是曾经给予过的帮助和鼓励带给我很大的勇气。虽然依然觉得彷徨,但是那个时候有关他们的回忆却充满了温馨和温暖。

    我的第一个同桌就住在学校附近。我常常很早来到学校,这样也就有幸经常分到她从家里带来的各种好吃的。她的眼睛很大,会让我忍不住去问她的双眼皮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她对人也很和气,不会太吵也不会太内向,和我的性格很合得来。我要进到座位里去,总要对暗号:“天龙罩地虎,”

    “宝塔镇河妖。”

    “莫哈莫哈自己人”

    我们相处很愉快,奇怪的是,我后来喜欢的女孩子都是这一类型,却从来没有在那个时候对她有多的想法。就这样我们一直同桌了两年,直到调座位后换开。

    虽然换开了,但是这份友谊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们就像自然而然结识的好友又自然而然的分开,没有太多的联系,下次再见或许又是在街头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但这种淡淡相交的友谊其实是我最引以为慰的一份,因为它没有掺杂太多的杂质而更加透明隽永。毕业将近十年,还有这样一个老友的存在实在是人生之幸。

    还有一位与此类同的朋友便是11。我曾在分流里记述过和11的友情。身形高挑的11今年已经研究生毕业,跟她这几年的联系也主要是网络和在街头碰到。11是在三年前的一个下午偶然联系上的。那时候我正值暑假在一家网吧里当网管,恰逢那天下午有空正在潜水,一个不常开的群里突然蹦出一条信息:

    “你是不是红旗的那个权伟?”

    我的网名用的是实名,因此并不隐瞒,但心里好奇,这个群是个翻唱歌曲的群啊!怎么会有认识我的人?

    “我是沙袋,原来你也在这里啊!”

    11自从初中毕业后,只在高中时候碰过一面。但那时初中时候一起共事的情景还是记忆犹新的。记得有一次我写了篇作文,有点小说的味道,开头气氛烘托得不错,她笑道:

    “最初看到开头的时候我还被吓到呢!差点哭了!”

    我颇为得意,没想到后面她那句更让我跌破眼镜:

    “把你的这篇文章给我吧,我帮你去发表,署名还是你的!”

    那是一篇考场作文,卷子已经有些发皱了,说实话,让我发表我还是蛮不自信的,因为毕竟只是篇作文。但见她喜欢,我也不假思索:“这一篇没有那么好罢,你喜欢就拿去吧!”毕竟还没有人以这样的方式来夸赞自己,心里也挺高兴。

    去年夏天我们在街头擦身而过,又碰见了,同时还看到其他几个昔日的老同学。于是她提议到她家聚餐。

    九年不见,老同学们样子变化不大,不过各自的经历却已非昔日可比。从11的博客和她的空间来看,11快乐的时候是多数的,但也有很多是我初中时候没有感觉到的。比如快乐外表下的敏感,以及独立潇洒后的隐忍。在她家中搓麻时我还发现11平日看不到的温柔一面,她在教我麻将时俨然是个预防青少年变坏的老师嘛!开始有关牌桌上肯定是个“牌精”的猜想落空,一直说千万别上瘾,她自己平时也很少玩这个的。另外有关11温柔的一点证据是,在诸多同学侃侃而谈大发议论时的11大部分时间都在倾听和接话,并不是像空间里看到人气最旺的受拥护的角色。这一点不以主人自居倒是很令我惊讶。

    所有同学中,11是学历最高,并且目前前途最看好的一位,可丝毫看不到半点的骄矜或者傲慢。这是我判断朋友的很重要一个标准。

    从她身上我看到很多在欠缺的东西,这样的朋友除了感动之外更多的是欣赏。因为她一直很努力。

    曾经有星探发现她,因为11的气质和歌喉都很出众。可是她更平静于做一名踏实的研究生。

    我想这大概是我与这些朋友们的同与不同。我们同样乐观善感,但又各自性格经历不尽相同。但或许是缘分,或许是默契,这种友情的联系只要一个问候,一篇文章或者一个电话便可推动。

    初中时候感谢的人不仅如此,老师也有很多,前年回去实习的时候,我都看到了这些初中时很关心我的师长。但同样从他们的期盼中感觉压力,然而在写作上对我影响最大的还要数齐老师。齐老师那时候戴一副茶色眼睛,个子小巧,结婚不久,但还留一麻花辫子,依然显得学生气十足。可是教学手段和技巧已经相当成熟。还有那丝经常挂在嘴边的微笑让人心情总是很舒畅。齐老师很具个人魅力,非常受学生欢迎。但我喜欢这个老师开始于我的第一篇习作自我介绍在全年级的推荐宣读。齐老师一开始就把我推向了众人瞩目的位置,但却很替我考虑。每次我的作文都会被她拿来讲读,但她总会在下课的时候悄悄地把我拉到一边说:“继续努力,可不能骄傲,我相信你还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得知我独自居住,她把办公室分的墨水和本子都给了我,当我开始感觉和同学们疏远时,她会提醒我说:“不要居高临下,你要学会和自己的同学相处,要多虚心向其他同学学习。”就是这样简单而又朴实的话语,常常让我在迷茫的边缘重新拨正航向。还有一次,我在下雨的路上拾到了一把伞,于是把自己的拾散经历写成了分篇的多雨季节,以周记的方式交了上去。由于写得真挚真实,心理描写细腻,老师过来悄悄地问道:

    “这是你自己写的吗?”

    我既有些激动又有些喜悦,激动的是怕老师以为我抄袭,喜悦的是这说明老师已经开始惊讶了。

    “是的,是我的真实经历。”我大声回答。

    “好!”

    老师只说了这一个字,看着老师欣喜中带着满意的表情离去,我的一颗心也开始放下。

    所以,当六年后我重新回到她所带的班级实习,她向所有老师和学生骄傲宣称:

    “这是我带的最好的学生!他的111分中考成绩纪录至今没有被人刷新!”

    我和她笑得同样幸福,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