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大漠烟文集 > 王昭君

王昭君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大漠烟文集 !

    第二次去呼和浩特,我知道我是去还债的,十年前我曾欠过一笔账。

    那时少不更事,总以为出远门的机会很多(实际机会也真多),因而从不珍惜所到之处厚重的人文景观。比如三进杭州,却不曾谋面那个浓妆艳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两临诸暨,竟未拜谒那位浣纱沉鱼的女子岁月蹉跎,白云苍狗,当不再有这种机会时,我才发现我欠过不少悠久历史的帐。

    因此,这次有机会去内蒙,要办的事在巴彦淖尔,我却坚持踏上北去呼和浩特的列车,硬座近三十个小时,固执地走向了那个长满青草的地方。

    去时正是八月初的天气,都说胡天八月即飞雪,可我没有等到那漫天的飞雪和卷地折草的北风。我只感受到日头的毒热和看到了那一抹久远的绿——青冢。

    青冢,即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城南九公里处的大黑河畔,座北朝南。

    在肃穆庄严的大门口,远远便可望见那座如小山般默然的青冢。通向青冢的大道笔直宽阔,两边亸柳依依。各种兽雕掩映在浓荫里,像镇守青冢的勇士,整齐而又穆然。垂柳后面,分别是单于大帐和昭君故里的复原院落及匈奴历史文化陈列馆。

    沿大道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董必武题诗的巨大白色石碑。再朝前走,王昭君高大的白色雕像便闯入视野,其身后是庄严的白色牌坊。雕像仪容谦仰,娉婷端庄。置身在这主体的白色里,韶光明媚,淑景融和,我不禁被一种纯洁所感染。

    穿过书有“青冢”的牌坊,不远处耸立着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并马双骑的黑色雕像。王昭君双目远眺西方——故乡的方向,呼韩邪单于则深情怜惜地注视着昭君。

    拾级而上,青冢前左右各有一亭,亭里各立一碑石。左碑汉文书“王昭君之墓”右碑以蒙文书之。

    到了坟顶,是一平台,建有一亭,亭里亦有一碑,上有王昭君着华衮的黑色画像。极目远眺,呼和浩特尽收眼底。昭君墓的后面,是大青山,即阴山;前面,就是那传唱了千年的敕勒川——那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

    坟高三十三米,象征着王昭君出塞的年份——公元前三十三年。我不知这位十六岁入宫、有落雁美称的南郡秭归(湖北省兴山县)汉家女子,在冷宫中幽禁三年后,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这一年远嫁塞外的?

    正史虽不多说她的心情,但依然能够在着墨不多的语句中窥见一二。“当时,呼韩邪来朝,汉元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那就是说,昭君出塞前是心有悲怨的。悲怨的原因,是入宫数年,不得见汉元帝刘奭。而不得见刘奭的原因,正史里没有交代。只说“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室;顾影徘徊,悚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这换成谁也想不通,一位“峨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的美女,皇帝竟然不知道?所幸西京杂记和其他野史里有交代。问题出在宫廷画师毛延寿那里,所以才有了画工弃市的故事。对于野史,我向来是作为参考的,可这次,我觉得它记载得很有根据。根据就是呼韩邪单于死后,王昭君给其时已薨的汉元帝的王嫱报汉元帝书。其书曰:“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涉,移于贱工,南望汉关徒增怆结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怜之。”信中明确指出原因是“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并流露出思乡回归之意(有其作怨词进一步佐证)。

    这个原因是可信的,因为它出于昭君之口。但我要说的,并不是她远嫁塞外的原因,而是她远嫁时的心情。

    设想一下,远嫁是自己提出的,而嫁给的呼韩邪单于其时已经六十七岁高龄了。自己正值青春妙龄,白头偕老只能是个神话;这一走,抛开家人故土,经千山万水,茫茫大漠,到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遥远的世界去生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王昭君难道不知道这些吗?她难道不知道这一走可能就是永别吗?

    我想她肯定知道,而且比我此时想的还要多。但她还是走了,在历时一年多的漫长险途中走了。这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勇气!

    而我刚好在她远嫁的心情当中看到了昭君的性格,一种中国女性特有的倔强性格: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与其默默无闻老死冷宫,不如勇闯天涯名青史留名!

    王昭君确实做到了彪炳史册。公元前三十一年,呼韩邪单于死后,她依胡俗又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雕陶莫皋单于,又生二女,受到匈奴的爱戴和膜拜。此后胡汉两家“边城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边塞和平竟长达五十年之久!难怪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

    五十年之后,王昭君的两个女儿曾去汉朝看望过的当时的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的侄子——那个臭名昭著的王莽,夺权篡汉。胡汉烽火再度燃起,昭君也在悲愤中辞世。

    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往事早被雨打风吹去了。匈奴不见了,汉朝不见了,好多雄踞一时的朝代不见了,但还能见到的,是当年王昭君的性格和勇气。作为一代倾城,王昭君应该能安眠于塞外——熙熙攘攘的游人,无数骚人墨客的咏叹就是最好的注解。这正如现代史学家翦伯赞所言:“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假使她当年不是自己提出远嫁,大概她的命运和许许多多名不见经传的宫女的命运没有多大的区别。而她,却在既定的命运面前,敢于抗争,敢于面对未卜的前路,这不正是她给我们的启迪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所在吗?

    远望泛着朦胧黛青色的那一抹绿,我其实早已无需多言。墓前石碑上董必武的谒昭君墓说得很透彻: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