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那帮陆军高层为何如此顽固,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日军自明治维新建军以来,在陆军中突出两项基本技能,一个是武器的精确射击,一个是所谓刺刀见红的肉搏战,并且将这两项作为武士刀精神的体现。
日军的步枪精度高,射程远,枪身长,刺刀更长,甚至不惜为突出这些性能牺牲诸如稳定性,威力等性能。
在全世界步枪中,日军步枪打的最远,射击最准,最适合拼刺,但威力最小,稳定性也一般。
在二战之前,经历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一战对德军的青岛战役,在对待这一系列比自己弱得多的对手上,日军都获得全胜。
任何人,一旦连续胜利往往就会骄傲,日军认为自己的这套理论完全没有问题,是完全符合实战需要的。
实际上,这套理论在一战之前都是正确的,只是一战后期的众多战役已经粉碎了这个理论。
日本人如此妄尊自大,不过是因为他们没有全面介入一战,所以并不了解而已。
一战结束以后,日军又在九一八之后中国战场接连胜利。
面对落后自己半个世纪的国军,日军伤亡不多,却获得了东北四省,华北北部,上海地区的控制权(大过日本本土数倍),所以陆军更为傲慢,认为日本皇军是无敌的,也是最精锐的。
所以到了二战期间,日军陆军高层对于冲锋枪子弹的超高消耗量,十分反感,因此并不热衷这种单兵武器。
而且,由于日军的国力相比美英苏等列强来说,还是弱的。
体现在后勤补给上,就是无法应付冲锋枪子弹的大量补充。
淞沪会战后期,上海的几十万日军已经耗尽了步枪和机枪的弹药,而日本国内短时间无法提供足够的补充,只得紧急向华北方面的日军借调。
日军连现有的步枪子弹和机枪子弹的需求尚且无法有效应付,还谈什么冲锋枪子弹?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冲锋枪一旦装备,弹药消耗量绝对不会少于轻机枪。
那么这样一来,恐怕日军后勤供应体系就要被搞垮了。
不过,供应问题总归是其次的,日军如果有心想搞冲锋枪,这么多年时间,现有问题总归是有办法解决。
关键还是高层的观念问题,他们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如果可以一发子弹杀死敌人,又何必发射一堆子弹消耗资源”
的观念上。
日本陆军当时的各种步兵武器,不仅射程远,而且清一色的可以安装刺刀,甚至连轻机枪和冲锋枪也不例外。
给冲锋枪装备刺刀可谓全世界独一家,其他仅有英国人的斯登冲锋枪后来曾经装过刺刀,但也没有大量实战过。
日军高层甚至认为:冲锋枪就是可以让单人运用的小型轻机枪,可以在远处先进行单发精准射击,近距离再以全自动射击。
显然,这种定位是莫名其妙的,也是错误的。
因为冲锋枪的定位应该是:在100到200米内发挥威力的近战武器,要求射速高,火力猛,装弹量大。
而日军高层的定位,实际上是后来对自动步枪的定位。
自动步枪如果可以在远处单发精准射击,就必须要求枪管较长,使用步枪子弹。
这样一来,第一整枪很重,弹药也重,单兵携带难度大,第二,因为需要远距离射击,子弹威力大,装药量大,导致连续射击时候枪口跳动明显,后坐力大。
换句话说,近距离火力就大为减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黑科技研发中心 爆笑后宫:皇上爬床,皇后出墙 绝世巫医 快穿套路:逆袭BOSS反撩男神 甜蜜恋爱:校草大人吻上瘾 极品龙帝 八十年代翻身记 女校小保安 都市之无敌修神 快穿:每次都是我躺枪 抗日之特战兵王 非常侦探 平衡天下 军少枭宠之萌妻拐回家 天行 贴心兵王 大撞阴阳路 最强商女:韩少独宠狂医妻 太初 酋长别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