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意大利不面 !
无力的太阳已经淹没在深冬寒冷的大西洋下面好一阵子了,大加纳列岛上的最高峰拉帕尔马别哈火山也早就已经阻挡了今天最后几抹余辉,大片大片的乌云封住了黄昏的天空,使夜色来得又早又阴沉,来自西班牙的意大利轰炸机也早已没有了踪影。
在大加纳列岛上的港口里,正躺着伤痕累累的K舰队。作为岛上的重要目标,意大利空军的轰炸机自然不会放过这里。在K舰队回港后的第二天中午,30多架意大利轰炸机又一次光顾了这里。浅水处躺着底朝天的驱逐舰“努比亚”号,这条可怜的驱逐舰被一发750公斤的炸弹直接击中后,在两分钟内就迅速倾覆了,舰上一百多号水兵,只活下来不足二十人。
几条平日不起眼渔船在英军巡洋舰的周围抛了锚,正客串着修理船的角色。忙碌的英国水兵正争分夺秒地将各种修理工具和零件往军舰上搬,或是将彻底失去修复可能的军舰上的可用零部件拆下。电焊机就被临时架在渔船上,修理工拖着长长的管子正在修补钢板上的破口,白色的焊弧在昏暗的夜色中格外的刺眼。港口的简易栈桥也大半遭到焚毁,只剩下焦黑的残桩。这些自然也是意大利轰炸机的杰作,看来他们对K舰队是抱着斩尽杀绝的态度。
码头旁,漆着红十字的帐篷里还亮着灯,那是在27号夜里海战中受伤的水兵正在接受手术,如果他们的运气足够好可以撑到天明,那么就会有一架飞机将他们接到英国本土去接受治疗。
这时,在低沉的夜色下,残破的栈桥上,一个高大的人影出现了,他身板挺得笔直,穿着笔挺的制服,他的五官端正威严,一举一动似乎充满了精力。
他就是刚刚上任不足三个月的英军第30军军长兼驻加纳列群岛盟军总司令,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
蒙哥马利的目光深邃,他一边望着港口里残破的舰队,一边回忆上白天军事会议里的内容。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不需要摆出冷峻而坚强的样子,一时间沮丧、失望、痛苦、无能为力,潮水般的感情开始涌上心头。
虽然,蒙哥马利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陆军军官,但是他也明白坚守加纳列群岛的核心是海空军。可是,现在驻加纳列群岛盟军海空力量真得让人很没底。
平心而论,12月27日夜里的交战中K舰队的表现不错,他们给了狂妄的意大利海军狠狠地一记耳光。但是,自己也被意大利人的优势兵力结结实实地揍了一顿,而28日白天里意大利人的空袭更是雪上加霜。
轻巡洋舰"加拉蒂亚"号的舰桥已经垮塌,上层建筑已经一片狼藉。三座主炮炮塔已经全毁。虽然动力系统保存完好无损,但现在的"加拉蒂亚"号已经不能称得上是一条军舰了。
轻巡洋舰“伯明翰”号的一台锅炉被击毁,损失了四分之一的动力,前主炮全毁,只剩下后主炮可以使用,火力上只能算是半条巡洋舰。
而幸存的两条驱逐舰更是如同被卡车碾过的小狗一般,能够漂在海面就是一个奇迹了。
就像K舰队的现任指挥官克拉奇利将军在军事会议上描述的一样,除非这里有朴茨茅斯船厂一样设备完善的现代化造船厂,不然的话,K舰队接下的使命就是利用残余的火炮作为固定炮塔使用。
这意味着K舰队,完了!
这是蒙哥马利对克拉奇利汇报后的总结。
听完了让人沮丧的海军汇报,蒙哥马利试图从空军那里获得一点让人的振奋的好消息。但遗憾的是,斯蒂尔给出的依旧不能算是什么好消息,岛上的航空兵也好不到那里去!
虽然,斯蒂尔少将指挥下的盟军航空兵不出意外地击沉了意大利人的三条万吨级重巡洋舰,但是他们付出的代价同样也是极其高昂的。
作为反舰主力的布里斯托“‘波弗特”鱼雷轰炸机,出击2波58架次,被击落了6架,另有11架需进行维修。
而早已在西欧战役时被证明不堪重用的费尔雷“战斗”式轻轰炸机更是可怜到只有7架可以在不需修理的情况下直接投入下一次攻击,战损高达六成。
唯一让蒙哥马利和斯蒂尔少将感动欣慰的是“伪高速轰炸机”布姆轰炸机倒是只损失了四架,其中还有一架是在降落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面对这悲催的海军和坑爹的空军,蒙哥马利不得不把获胜或者说是坚守的希望投向了自己最熟悉的陆军。
从占领加纳列群岛以来,丘吉尔就一直高呼这里是中大西洋的“设得兰群岛”,而前者是皇家海军扼守北海,封锁德国海军的咽喉之地。出于封锁意大利海军和保护本土-南非-印度交通线顺畅的双重目的,英国人就一直没有停止往这里派兵遣将的步子。尽管在轴心国的潜艇和轰炸机的封锁下,这样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
10月26日42348吨的远洋邮轮“不列颠女皇”号在执行前往加纳列群岛运送加拿大步兵第一旅的返航途中,被德军FW-200轰炸机击伤。28日,闻讯赶来的德国潜艇U-32号将其击沉。船上搭载着从加纳列群岛撤出了400多名重伤员,无人生还。
11月4日,19141吨的大型客轮“温莎城堡”搭载着皇家第6、8苏格兰营(隶属第15苏格兰步兵师)1100人在前往加纳列群岛途中被意大利空军的SM.79鱼雷机击沉。因为护航的只有一条驱逐舰和一条武装渔船,最后两船包括船员在内只救起了400多人。
11月9日,26032吨的大型客轮“日本女王”号运送自由法国第6步兵团1700人前往加纳列群岛的返航中先被德军FW-200轰炸机击伤,几个小时后有遭到了意大利空军的SM.79鱼雷机,最后沉没。
尽管遭受了如此巨大的损失,在丘吉尔的倔强之下,到12月下旬岛上的盟军部队也已经可以勉勉强强凑齐一个军的兵力了。这就是蒙哥马利的第30军。
从编制表上看,30军下辖英军第15苏格兰步兵师、西班牙共和军第3步兵师、加拿大第一步兵旅、自由法国第6步兵团共2.6万人,是一种不可小视的部队。
而蒙哥马利上任后更是不遗余力地“**”着自己的部下。后来有人回忆说,蒙哥马利到来所产生的影响“就像在加纳列群岛的每个乡村角落爆炸了一颗原子弹一样”。岛上的每一个军官,不论年龄大小和军衔高低,英国人、法国人、加拿大人或是西班牙人都被要求每星期都必须进行两次长跑。有些军官说这样长跑会使他们在遇上意大利人之前就死掉,蒙哥马利却对他们说,这些只会浪费食物的废物死了也好。他从自己身边做起,他要求30军司令部里所有年龄在45岁一下的参谋军官每周都必须背着枪支弹药列队正式行军,并且必须全副武装越野长跑10英里。事实证明,这项投资,在后来保全了许多人的生命。
尽管,蒙哥马利在不余遗力地提高第30军的训练水平,但是战斗力上的巨大差距,仍旧是的他忧心忡忡。
比如,第15苏格兰步兵师是1939年英国扩编本土防卫军的产物。9月2日第15师正式成立时,师下辖的三个旅九个营分布在整个苏格兰南部,开战后整个部队又忙于在自己的驻地附近构筑工事,所以部队缺乏系统性地训练而且相互陌生,毫无配合,有些士兵甚至抱怨他们直到登岛以后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旅长、师长。
西班牙共和军的部队中有不少西班牙内战时的老兵,可谓久经沙场,可是他们的装备却是第30军最差的,有的步兵营一共才装备了8挺机枪和3门迫击炮。不少士兵使用的步枪还是登岛后从岛上的国民军手里缴获的。
加拿大第一步兵旅刚刚登岛时可以说是齐装满员,但是近半年的恶战和不充分的补给后,加拿大第一步兵旅的装备水平也开始向西班牙人看齐。旅里本来编有一个坦克营,装备了32辆美制M2A2轻型坦克,可是到了12月下旬,因为零部件的缺乏,加拿大人手里能开动的坦克只剩了不到十辆,硬是从一个坦克营缩水到了坦克连的水平。
这一切都让蒙哥马利寝食难安,尤其当28日伦敦总参谋部用一份急电再一次告诫他,意大利人的登陆舰队即将来袭之时。
想到这些烦人的事情,蒙哥马利不由自主地以45度角仰望天空,希望中苍茫的夜月中,获得启发。
这时,他看到天空中有几个不起呀的小亮点,视乎正向着他飞来。他瞪大眼睛,希望这是自己的幻觉。但无情的事实,很快粉碎蒙哥马利的野望。
此时,如果此时的蒙哥马利有一具天文望远镜,那么他可以清醒地看到那些向着港口飞去的圆柱体上有着一排意大利文:Razzi
Razzi,这是意大利语火箭的意思。这排文字明白无疑地宣告了这些飞行物的身份。他们是芒果指导下的意大利军工科技人员的又一杰作------------仿1963式107毫米火箭弹。
火箭弹,也许很多人会被这个高大上的名字迷惑,其实12世纪中叶的中国元朝就已经发明了以黑火药为动力源的火箭弹。19世纪初,英国人W·康格里夫研制发射成功了第一枚具有现代军事用途特征的火箭弹,最大射程就达到了2.5公里。1909年瑞典人温格中校更是已经申请了固体火箭弹的专利。而到了二战前夕,各大军事强国纷纷研制出更稳定、更强力、更安全的固体火箭推进剂,使得这种历史悠久的武器又一次焕发新生。
1963式107毫米火箭弹的鼎鼎大名,作为军迷的芒果是如雷贯耳。自然不会放过山寨这款与AK-47、RPG-7齐名的游击战利器。更何况60年代共和国的工业水平对于40年代的意大利也是半斤八两。这也使得意版107火箭弹的山寨过程异常的顺利。
1935年,芒果借X小组之名,描绘了107火箭弹的基本结构、设计理念,即采用涡轮自旋稳定方式,保证火箭弹飞行中的稳定。
1938年8月,,意大利化工部搞定了新型固体火箭推进剂。
1939年11月,意版107火箭弹的山寨成功。只是因为新型固体推进剂的价格实在是贵的离谱,所以一直没有被大规模的装备部队。
而1940年12月28日晚,大西洋上的大加纳列岛上,意大利特种兵第一次将此物投入实战。
只见意大特种兵泽鲁阿勒一行五人,依靠肩扛手提,越到盟军的哨卡,将五发107火箭弹出其不意运抵了距离港口5公里不到的地方。然后,依靠西班牙国民军提供的大比例地图,他们准确地找的了发射地点。接下去发生的事情,在一旁观战的西班牙游击队员眼里就如同天方夜谭一般:只见意大利人不需要炮筒,地上挖个坑把火箭弹一放,瞄准靠尺子。至于怎么发射?两根电线一接,连上电池,火箭弹就“嗖”一下飞出去了!
而西班牙游击队队员不知道的是,因为事先通过大比例地图已经算出了目标与发射点之间的距离高差,所以精度也不错。
泽鲁阿勒向港口发射的五枚火箭弹中的一枚直接命中了一条临时客串修理船的渔船,而另一组意大利特种兵射向机场五发火箭弹中两枚也准确击中的停机坪,并引发了一场足以让英国人后悔莫及的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