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跟洪荒流算总账 > 第4章 四清立教篇(四)

第4章 四清立教篇(四)

作者:银土高桂冲土银桂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跟洪荒流算总账 !

    数息之后,洪荒再度被一道浑厚的气息所笼罩,明显比之前六位圣人都要强势,直追鸿钧昔年盛况。霎时间天地震动,仙音渺渺,风起云涌之间,最后一位圣人出现了。

    “吾乃玄清天玄,今日已斩三尸,特创立一教,曰明教,以先天至宝量天尺镇压气运。吾身为紫霄首座,当监管玄门。故明教非教,旨在光大玄门道统,督察玄门弟子。明教,立!”

    功德再度降下,被天玄祭出量天尺收走。尺者尺度,暗合赏罚标准之意,合该为明教立教象征。

    说句老实话,斩三尸成圣还要抢夺立教功德,真是暴殄天物。想想我与接引师兄,功德不够宏愿来凑,太可怜啦。

    至此,明教教主,玄清天玄天尊,成圣!

    果然如此。

    我见到意料之中的情形,心中有些得意。

    故事核心终于显露出了真容,逻辑清晰可见:主角是四清之首、鸿钧首徒,自然要维护所谓的盘古正宗、玄门道统,于是就要拥有自己的力量,也就是明教。这样他对付圣人,明教弟子对付非圣人,师徒一起出手惩治玄门叛徒,负起监督之责。玄门叛徒当然就是我跟接引师兄的西方教,日后封神或许要避免阐教截教内讧,以免引狼入室。最后想必就是玄门气运昌盛的大结局。

    那么当下这个故事核心,或许称为“四清立教,守护玄门”最为合适。

    漏洞已经昭然若揭。

    首先,明教的存在本身就是玄门内讧的隐患。

    若真希望避免玄门内讧,四清只立一个教派岂不更好?四位圣人、三件先天至宝镇压的教派,气运肯定不流失不蒸发。一门之下四个教派,本身就蕴含着分裂的意思。洪荒的资源有限,四个教派迟早会因为因果、气运等矛盾而产生纷争。况且明教旨在监督其他三教,也就相当于地位凌驾其他三教之上,那么三教教主真的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吗?谁能保证你明教教主没有对自己教派的庇护偏私呢?

    如果是我,不但不会建立新的教派,反而要极力拉近人阐截三教的关系,同时四清共商门规戒律,让其余三清组建门内执律弟子,在三教内部进行监督。我本人则超脱在外,不偏不倚,如此才有公信力。

    其次,就是维护玄门气运上的方法错误。

    先天至宝镇压气运,就是节流,可以防止已经获得的气运流失。但真正壮大气运的途径则是开源,也就是广传教派、收获更多信众。洪荒世界里,最大的气运来源无疑是人族。那么哪家教派的教义更完善,更深受平民百姓拥戴,自然就传播得更广,气运便会日益旺盛。主角天玄不想着完善玄门自身,只知道将气运暂时盖过玄门的佛教打杀了事,实际上治标不治本。

    想通这两点漏洞,接下来我只需要因势利导,放大漏洞,让核心故事陷入崩溃。

    咦?

    冥冥之中,因果一动,我自然有了感应——是鲲鹏在追杀红云。两人都与准提有莫大因果,难怪身为准提的我会有所触动呢。

    ——对,就从这里入手!我霍地站起身来,对接引道:“师兄,昔年紫霄宫让座因果,今日该当了解。非如此,圣人之心难安。”

    不错,我与接引师兄虽然成圣,但在其余圣人眼中出身不正,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这个圣位来的侥幸。我不明白为什么作者从不设定我们对红云、鲲鹏做出补偿,就算我准提一向厚颜无耻,接引师兄至少慈悲为怀吧?怎么可能眼看着鲲鹏追杀红云,红云身死呢?

    果不其然,接引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师弟所言极是,我一时疏忽,竟从未想到了却圣位大因果,奇怪。”

    不奇怪,作者没想到,你当然也想不到。但是你肯定会赞同我的,不然就违背了作者给你设定的“慈悲为怀”性格逻辑。

    我一时间对于自己利用接引师兄感到有些惭愧。但是转念一想,按照接引师兄的本性,这才应该是他的作为,只不过作者为了情节,强行扭曲了接引师兄的行为,让他对红云的遭遇无动于衷。

    “师弟,我以法眼观之,鲲鹏背后似有帝俊、太一的支持,想来是妖族觊觎红云道友的那道鸿蒙紫气。你持我十二品莲台,速去救助红云道友,但也莫伤了鲲鹏性命。”

    “师兄放心,我自然省得。”

    没想到接引师兄竟然肯把镇教至宝借给我。也对,太一的混沌钟是先天至宝,我虽身为圣人,免不了也要吃些暗亏。十二品莲台比混沌钟差了一级,但总算是强过我自己的七宝妙树,配合上圣人实力,帝俊、太一齐上也定然毫发无损。

    圣人脚程自然不凡,我眨眼之间就出现在了鲲鹏与红云的战场上。

    此时情况正在危急关头,太一祭出混沌钟,利用钟声要将红云定住,使他只能硬接下鲲鹏的致命一击。

    十二品莲台适时被我祭起,万千金莲凭空绽放,清净之意迅速蔓延开来,破去了混沌钟的钟声。红云得以恢复行动,险之又险地躲过鲲鹏的杀招。

    “且慢动手。”我挡在他们中间,放出圣人威压,“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