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重生娱乐大亨 > 第三十三章 狙击与被狙击

第三十三章 狙击与被狙击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重生娱乐大亨 !

    这个叫做孙雷的影评家不仅徐帆没印象,就连岑建勋也没有印象,显然并没有获得邀请。

    不过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只是匆匆扫了一眼,倒也乐得有人跳上跳下的装小丑,为他引来更多关注的目光。

    1992年正处于香港电影业的黄金时期,据上一年香港影业界的统计,香港共有大中小、文艺四类影院共182家,拥有436块银幕,座椅107654张。一个人口只有五六百万人的香港就有这么多家影院,可见香港电影业的发达。

    5月25日,《逃出立方体》火爆袭来。经过曙光公司将近一个多月的公关,除了新宝院线所安排的影院之外,曙光公司还自己联系了一些独立影院,电影最终首映日时将于香港38家影院同时上映。尽管首映日被安排在疲惫的星期一,然而《逃出立方体》还是用实力证明了,死亡五月的定律对它无效。

    香港首日票房为了精确统计,一般都在晚上十点前后结算,并不计较最后一场的数据跟午夜场。

    《逃出立方体》的首日票房,曙光电影公司是在十二点前后计算出来的,因为参与的院线跟票房太过分散,大家都各自统计自己的那一部分,结果最后还要曙光电影公司进行汇总。不过,当首日票房出来后,加班忙碌了大半夜的大家伙都松了口气,奔达中心顿时陷入一片欢呼中。

    尽管为了提升首日的票房竞争力,原本定价24港币一张的票价首日放映统一8折。但《逃出立方体》仍旧凶狠的斩获了122万的首日票房,38家影院均场上座率高达69%。首日便超出了《逃学威龙2》39万、《暗战》32万、《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4万、《辣手神探》19万,坐稳了周一票房冠军。

    以六百多万的制作成本,在四倍两千万大片扎堆的死亡五月生生砍出一条生路来。并且上映首日便强势的力压四部大片登顶日票房冠军,粉碎了香港影界哀嚎的‘死亡五月、血本无归’的事实。

    徐克之前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香港各界以‘死亡五月’,来形容五月大片扎堆的情况时就曾生硬回答“片太烂、观众不买账,别怪五月无票房”。他当时因为‘偷腥’叶倩文事件正被媒体烦的不可开交,虽然阐述的是事实,但说话口气很冲。而如今,《逃出立方体》的表现也证明了他的话。

    首日票房数据出来后,岑建勋立刻联络了香港各大媒体,向外界透露了这一消息,以便为后面的上映做进一步宣传。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中国古来形容年少天才成年后泯然众人的。《死亡游戏》之后,香港也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徐帆的首部电影《死亡游戏》只是机遇与巧合种种偶然下诞生的奇迹,这样的灵光一闪便泯然众人中的流星导演香港并不是没有过。他的第二部电影或许就‘灵光不再’,再难拍出观众喜欢、市场热捧的神作了。

    这种人也有自己的证据,他们指出当初徐帆的第一部电影拍摄成本只有一百多万港币,但第二部电影成本却暴增了六倍。仅这一点上,他若一个不好就难以收回成本。尤其他的电影上映日期还选在大片扎堆的死亡五月。甚至有报纸在它上映之前公然叫衰,认为在四倍两千万成本大制作的狙击下,拍摄成本只有六百万的小制作《逃出立方体》很难收回成本。

    然而,《逃出立方体》很快用事实打脸,证明它不但能收回成本,而且还要延续上一部的好成绩,大卖一笔。

    电影制作成本541万港币、宣传120万,总成本661万的《逃出立方体》能否赚钱,首日票房一出便没有人质疑了。

    以《逃出立方体》的制作成本,本埠票房只要达到1500万,便能交完税后实现盈利。而它单日票房就在四部大制作的狙击下凶狠斩获122万票房,本港票房突破1500万几乎已成定局了。这个成绩让曙光电影制作公司跟《逃出立方体》的剧组全体人员都兴奋异常,上一部电影庆功会上徐帆跟刘德华为剧组包了上百万的红包他们还是知道的,他们现在是与《逃出立方体》荣辱与共,更加期待它能成功。

    电影第二天的票房成绩,更加证实了市场的欢迎跟它的卖座。尽管是星期二,但香港仍出现了规模不小的学生逃课、年轻工薪族请假之风,都是为了去看这部号称五月最值得期待的电影。

    票房因此受到影响,这一天尽管没有任何打折跟优惠活动,仍有大量繁华地区的影院出现满场情况。全日均场上座率甚至突破了75%,一天便斩获了177万的票房。电影持续热卖,一改上映前香港媒体预测票房将受到四部卖座大制作狙击的猜测,反而因为受到它上映的影响,其他四部五月上映的大片上座率普遍出现滑落,因为大量的观众都被吸引去看《逃出立方体》了。

    出现这种怪现象,自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东方日报》特约影评人祁佳仕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将他的电影看了五遍之后,总算写出一篇令他本人满意的文章——“满分经典袭来,现象级导演的魔方神话!”

    他用了大量的文字,详细的解读了这部电影。

    “因为年初,香港影界一位新晋导演的成功,让他的新电影在上映前后迅速引起轰动。今年五月香港共有四部制作成本在两千万以上的大制作同时上映,将五月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片月。甚至有小成本电影导演绝望的称呼这个月为‘死亡五月’,并哭诉香港已进入大片时代,香港赖之以扬名世界的独立制片跟小成本制作已经没有了竞争力。

    这种言论引起了影界很多导演的共鸣,然而小成本电影真的没有竞争力?香港电影只能效仿好莱坞模式走大片流?

    不不不不,一个导演两部电影的出现教会你,只要勇敢创新跟把握好市场脉搏,小成本一样有春天。

    笔者的题外话说了不少,下面转回正题,让笔者带大家来领悟一部神奇电影。

    笔者认为,《逃出立方体》无疑是小成本Cult片的一个经典,新颖的“魔方”式逃脱题材,千奇百怪的陷阱安排,严密的数学逻辑推理,加上对社会学的诠释被导演巧妙地赋予其中并贯穿全片构成了这部意识形态超前的影片。

    一群人被关入一堆立方体小格子组成的魔方迷宫中,迷宫中有大量的各种杀人机关,这些人只有群策群力才能从这个迷宫中脱险。

    如果是好莱坞来拍这电影,可能会讲这些人如何克服彼此之间的矛盾,克服灰心失望的情绪,终于战胜困难而脱险;也可能极力刻画杀人机关的血腥残酷,渲染恐怖气氛;更可能是这些的混合体,当然还要加入爱情因素。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我看完这电影,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不是美国人跟香港能拍出来的电影,唯有导演对官僚极权社会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完美的把握电影的神韵。

    笔者先来解读一下主角六人团队的构成,分别是代表国家机器的警察、代表人性良知的护士、代表经验主义的精通机关的国际大盗、代表科学力量的女大学生、代表婴儿般纯洁却又背负着救世主希望的弱智以及代表普通大众的建筑师俨然组成了一个小的社会。

    《逃出立方体中》中最高明之处在于解释这个立方体迷宫的来历。按照这群人中的前建筑师的解释,他曾经设计了这个迷宫的外壳,他是这个迷宫的建造者之一。可是当他设计那个外壳的时候,他完全不知道那个外壳是作什么用的,他也不知道这个东西的整体是什么样子。他只是完成他那部分的工作而已。实际上,所有的建造者全都只知道自己负责建造的那一小块东西。直到这个建筑师被关进迷宫中,他才知道自己建造了什么东西。

    然而盲目的人并非他一个。其实,每一个人都没有想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什么。她们只是工作,实现自己的那部分,而根本没有跳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正滑向何方。

    然而更为可怕的是,其实根本没有一个恶魔来策划这样的杀人迷宫。可能是某个集权机构的灵机一动,想到了迷宫的这个点子,还未实现就已经下台了。他的继任者并不知道这个迷宫有什么用,可是他会继续完成他。最后完成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用处的东西。为了证明这个迷宫有没有用,就再扔几个人进去做试验。

    这个过程非常精准地解释了,我们这个官僚极权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并没有任何恶魔在背后操作,每一个人都在建造它,然后由于对于生命的漠视,这个怪物就开始反嗜建造它的人。每一个被害人都开始诅咒当权者或者有钱人,根本意识不到是自己建造了这个怪物。而怪物一旦成形,就已经无法阻止。

    每一个人都既是建造者又是受害者,所以这样的极权社会其实是非常稳定的。西方常见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电影中经常出现一场暗杀、一次爆炸,就可以结束整个极权统治,实在是过于幼稚了。在这方面,我还没有看过象《逃出立方体》这样深刻的原创电影。

    《逃出立方体》的几个人物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是林国斌饰演的警察。这个人刚出场的时候,正义凛然,勇气十足地担起领导重担。不断激励大家,俨然成为社会领袖的警察却在最后成为大家的梦魇——暗示了代表人性阴暗面的国家机器的强权、自私、冷血、残酷等本性,其发展的最终形态的解释,导演聪明的想通过一个个被害者的嘴告知了观众,集权社会的最终就是“纳粹”。

    警官这个人开始伪装了自己吗?笔者不以为然。

    极权社会的一个特点是,他总有一个在道德上标榜自己的领袖,以道德或者正义来控制社会。

    这个前警察一开始也是如此,他讲述自己的出身并强调自己已经有了孩子,一上来就确立了一个良好的政治背景。然后以警察的身份要求大家团结起来找到出口。这个看似非常正确的领导,最大的错误在于,他要求大家统一思想,而这一要求是基于道理感的。

    所以,前建筑师的消怠情绪在道德上是有罪的,警察就要开始疏离他,惩罚他。而且在警察看来,他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他只是在排除害群之马,他在维护团体的利益,他在要求集体意志压倒个人意志。

    当然,他不知道,民.主的精髓不是服从大多数人的意志,而是保护每一个人的利益,即使那是少数人。而对单个人的迫害,对少数人的迫害,正是对民.主的破坏。恶果即是,人被分了等级。对下级的人的迫害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且是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必要的事情。个体的权益甚至生命,和集体利益相比,变成了无足轻重的东西。所以,虽然这个警察在开始的时候,明白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然而当弱智出现后,这个弱智被他理所当然地排除于集体之外,他完全没有没有想到这个白痴会是解密的关键。他只想摆脱这个累赘,以及每一个想要保护这个累赘的人。这造成了最终他对集团成员的清洗。

    《逃出立方体》中的两个寓言,一个来自建筑师的口中,一个来自警察的身体力行。这部电影就是用这样的两个寓言来解释了极权社会是如何产生,如何运行,又如何吞噬生命的。

    其实这个迷宫的本身也是一个暗喻。统一规格的格子,把每个人关在其中,不动声色的屠杀生命,这便是对导演对我们这个被越来越多的摩天大厦所束缚的钢铁监狱的痛诉。

    《逃出立方体》一部满分的经典之作,一部充满灵动跟想法的诚意之作,不可不看!

    洋洋洒洒挥持笔杆写了这么多字,只因近年来香港影坛或偶有经典,但主流却是盲目跟风、失了港片之根本。

    若因笔者的剧透,导致一些观众失去了观影之兴趣,实属笔者之罪过。”

    当徐帆看到祁佳仕的报道时,他已经笑得说不出话来了。一部卖弄血浆的密室逃生题材电影,充其量也就多了几分阐述危难中人性变化的思考。竟然能被影评家借题发挥洋洋洒洒的写出那么多的东西来,来他这个始作俑者都只能竖起大拇指来,说一句‘你太有才了’!

    这哥们真想多了!

    徐帆拍这部电影纯粹是为了靠剖解‘人性’,配合他的第一部电影,巩固他在美国刚刚拥有的一点影响力。

    不过外界爱给他带高帽子,他也不会站出来辩解什么。越是有‘内涵’的电影越容易获奖,今年年内华语世界尚有金马奖一大奖项,虽然期望不大但多一个奖杯他身上的光环就又亮一些,总归是好的。

    上映前两日的票房火爆大卖,无不证明了市场对于《逃出立方体》这种有着浓郁西片风电影的接受跟猎奇心理,首周票房火热大卖。虽然让人有些痛心,但近十年来香港电影创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观众们的好奇心增长速度。每年四五百部电影,往往前年一部电影热卖,下一年里至少也会出现一二十部跟风之作。后世港片的没落,说是自我毁灭、自食恶果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