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陆小凤之花秀珠玉 !
皇上番外
做皇帝是不是天下一等一的好事,做皇家人真的就是天下最富贵的人?
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爱名利富贵的人自然觉得天下什么事能好过当皇帝;内心自足逍遥的人会觉得对他们来说当皇帝真的不是一个什么事。
那么当今圣上又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当今圣上的回答很直白,就是一句皇帝不好当。
这句话可是他在总结历任帝王的血泪教训和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后,总结的高度概括简洁凝练切中要害的一句话。
首先,先看殉职率,皇帝可是古今中外各种职位殉职率第一的职业,不管在任期的皇帝是因为酒色游乐掏空了身体因而挂在任上,还是自然老死,又或者被兄弟、大臣、外族、农民起义组着者杀在皇位上;反正,当过皇帝的,几乎没有一个是活着离任的。
咳咳,当然,第一点是和皇帝终身制的性质分不开的,不过...笑问古今帝王客,几人活得高寿数?除了牛人强人以外,古今中外帝王有一个共同特性,就是短命,而且不但短命,还通常是非正常死亡。
所以,对于皇帝这么一个做明君,后人会说你为什么不再英明些;做昏君,就等着被后人写书写传记写话本一代接着一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地被骂;对大臣稍微发发脾气,史官便立刻大笔一挥就龙飞凤舞地写上一笔骄奢、不礼贤下士;稍微想给喜欢的爱妃奴才一点点赏赐,太史官大人又会很不畏强暴牛逼地写道:上幸女子小人;通常是短命,而且常会死于意外不得善终的职业,为什么会引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呢?
呃,各种各样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要追求当皇帝,而当今圣上的原因是:追逐皇位,只是要为了活下去。
当今圣上的母亲是先皇的容妃,她的身份只是一个小小的江南茶商之女;先皇微服游江南时,不巧在百年古刹中看到了正在求佛祈福的当今圣上的母亲的侧脸,便又看上了一个女人。
不管先皇的后宫是多么姹紫嫣红百花齐放,对皇帝来说,后宫总是会缺一个女人;皇家看上的东西,只需吩咐一下,底下人自然会想办法送到皇帝身边;不就是皇宫里面又多了一个姬妾吗?又不是废后这种大事,只要先皇在治理天下的大事上上没出什么大错,朝中敢于直谏刚正不阿的大臣自然也不会闲着没事管皇帝再纳一房小妾的事。
所以当今圣上母亲进宫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天大的好事,就连女方的父母,也是欢天喜地。
没有问她一句愿意不愿意去给皇帝做等级很低的小妾,因为所有人都觉得皇上看上你是你天大的福气,你该感激淋涕地领旨谢恩然后烧香祭祖感谢祖宗庇佑你有此福禄,你敢说一句不愿意就是十分的不知好歹。
所以先皇只是一眼维持不了多久的喜欢,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子便要在清宫中困锁一生。
有脑子的女人都不会觉得嫁给皇上是多么好的事,当今圣上的母亲能以卑微的身份护住自己的儿子,在皇位争夺大战中挺到最后成为大赢家,她不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女子,也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女子。
容妃本想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做丈夫明媒正娶的妻子,她所受的教育决定了她不会也不愿做小妾,即使是做皇帝的小妾她也不做;可是...所有人都觉得先皇能收她做小妾真的是万分地看得起她,又怎么能容得下她的不愿?
所以她不敢不愿。
进宫之后,她最聪明的地方就是对先皇没有动一点真心,按理说,女人一般都想靠一个男人,女子一般都是出嫁从夫;她嫁给了先皇,不说先皇是她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男人,就说先皇长得英俊又会对情人足够的大方温柔,这也应该也能让她动心了吧?
可是抱歉,她只是觉得先皇只是一个长的帅的强抢美女的混蛋而已。
这和她的性子和择偶的目标有关,她的目标就是丈夫的家世是其次,她做正牌夫人嫡妻嫡母才是重点;她的理想生活是家里的女人只有一个人能在她之上,那就是她的婆婆;其她女人只能对她端茶倒水捏肩捶背喊她夫人;然后她当然也会做一个合格的夫人,既不失慈爱贤惠之名,又不会让小妾敢爬在她之上,还显得家和万事兴;当然,她一定要比她老公活得久,这样老公死后家里的什么事都归她管,然后她再帮儿子挑一个像她这么能干的媳妇,帮着媳妇打压后院不安分的小妾,她觉得这样的人生才算完满。
可是这样的人生,她却只能想想而已。
只要是进宫的女人,不用多久,就会知道后宫女人之间的残酷,心中没有一丝对先皇的情谊,当今圣上的母亲适应地很快,她懂得什么时候蛰伏,什么时候冒头,和什么样的人结盟,该什么时候出手;她知道自己在宫中身份低微,认清了己方的形势;便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恰当的位置,既不冒尖,也不会被皇上忽视,如此有圣恩眷顾,捧高踩低的奴才自然不敢欺负她们母女;后宫各个势力,也只会当她是还有些用的盟友而不是炮灰。
她在后宫的奋斗史,能写几本宫心计;如果不在皇宫之中,她也许就是一个外柔内刚、不失温婉的女子,可在皇宫之中,她自己都承认自己的心狠手辣,不变成外表明媚内心歹毒的女子,她又怎么能在这深宫中生存,又怎么能保护她的儿女不受伤害?
这点她看得很清,所以狠事绝事她做了便是做了,从不会像某些矫情贱人一般表面上说着:“再冷也不能拿别人的血温暖自己”这样感人地话,背地里毫不犹豫地捅完人后,还扔下刀,装作惊慌失措地擦干自己手上的血,然后痛心疾首地说:“你们,你们为什么这样逼我?”
这种既xx又xx的事她是绝对做不出来的,她就算在宫里再怎么坏、再怎么表里不一、再怎么借刀杀人,她都做不出来把自己抬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然后一副什么事都是别人逼她的样子;她坏,她承认;别人坏,她理解;宫里的女人,不坏,怎么生存?不过是各凭本事罢了,谁又能说谁的不是?
她的大女儿,也就是叶秀珠的母亲,生的早;可以说是陪她度过了十余年的起起伏伏,十余年的血雨腥风;当原来的皇后 都成了历史;她因为进退得宜,又很会做事说话而得到了皇上的信任;皇上喜欢她表现的温柔贤德大度,她便努力做一个“贤妻”,做皇帝的心灵垃圾桶,让皇帝在精神抚慰这一层离不开她,因此,她在皇宫里,终于有了她进可攻、退可守的一席之位;不过更幸运的事,便是她有了身孕,生下了当今圣上;生下当今圣上后,她被封为容妃。
先皇精神上离不开她,肉体上确是离不开别的女人,新来的菀贵妃,年轻、貌美、人娇、家势好;这样的女子又怎么会不得先皇的宠?所以,打了十几年长线战役地她,还没歇歇缓一口气,又要打响新的战役。
新来的贵妃怀孕了,一举得男;她虽年轻,但是野心并不小;她的目标就是后位,为此她笼络了已经失势的妃子们的儿子。
而容妃,此时只有一个公主、一个年幼的儿子和一些朝堂上的寒门庶氏的支持;形势逼人,她不得不咬牙接着斗下去,因为她不斗,菀贵妃是绝对不容她们母子活下去的。
容妃开始一直是处于守势,直到,大顺和柔然、鄯善有了外交纠纷;大顺富庶却是战斗能力不如柔然和鄯善这两个马背上的民族,这次他们要合力攻打瓜分大顺,情况可是万分紧急。
“母亲,我愿向父皇请求去和亲。”她的长女,宜家公主对她如是说。
“菀贵妃阴毒,权势又大;若没有任何功劳伴身,我们母子三人总会成为她们的盘中餐;既然如此,不如让我主动请求出塞和亲,解父皇燃眉之急,修两国之好;这样就算菀贵妃相对我们做什么,父皇就算不念极您那么多年的端庄贤惠,也要念及我为大顺所做的事而偏袒我们;我们有功在身又有父皇的信任,菀贵妃就算再在后宫中只手遮天也会对我们有所顾忌而不敢轻易出手;如此自然能为母亲和弟弟缓解压力、赢得时间,方便母亲将来运作。”宜家公主把事情看得很透。
“你去和亲的千好万好母妃也知道,可哪一个母亲,会用自己的女儿挡枪口,牺牲自己的女儿以换取筹码?这种事情,母妃就算是再狠再绝,也做不出来。”容妃就算知道这其中的千般好处,也不愿牺牲自己的女人。
“母妃今天因为舍不得我不让我去和亲白白失掉了这么好的巩固圣心的机会,来日菀贵妃发难,那时若母亲和弟弟有所闪失,宜家又怎么能善终?让宜家去是断臂之痛,却能保全母亲和弟弟,以图日后装大;不让宜家去,虽享天伦之乐,却也只是一时之幸,所以为了图远,还请母亲决断。”
只要将来是她们赢了,女儿嫁出去也是能接回来的;可要是输了,母子三人又有谁能幸免?容妃最终决定就按宜家公主说的那样做,她还有条私心:现在她势单力薄却和菀贵妃斗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万一输的人是她,她的女儿,虽然在边塞苦寒之地,却也能还能保一条命。
宜家公主自愿为国抒难去和亲,解了先皇的难,先皇自然很高兴;不过皇帝不愧是皇帝,他想到了一个更阴险的招——用一个和亲公主,挑起柔然和鄯善两家之争,大顺坐收渔利。
他派使者对鄯善和柔然的国君表示:大顺愿意与两邦和亲进贡,永结姻亲之国和秦晋之好,但是,大顺皇帝的女儿要么是已经嫁人,要么是还是童稚,只有一女年龄合适可下嫁友邦;但这公主是下嫁柔然呢还是下嫁鄯善?大顺皇帝怕伤了和两邦和气不好决定,不如将此事告于两邦之主,请鄯善柔然商量解决。
这招以退为进先皇玩的是妙,这实际上就等于让鄯善和柔然pk,宜家公主是得胜者的奖品,失败者就只能娶一名皇上的义女——一个随便从拉出来的、皇上临时收为义女的宫女。
这样一来,鄯善和柔然的国君自然是卯足紧干上了,这可是关乎面子的问题,都是一国之君,凭什么让他娶公主我娶宫女?
然后就是两国国君在大顺先皇面前的争斗比试,最后柔然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公主。
理所应当的,这下子鄯善和柔然联合瓜分大顺的联盟是铁定联盟不起来了,甚至,这本来就只是利益之交不是很信任的两国之间的间隙也因为这次公主之争变得越来越大。
鄯善国君看到柔然国君娶了气质优雅、仪态大方地大顺正牌公主,又看到大顺皇帝为柔然国君准备的陪嫁之礼是他的两倍,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可他却发作不出来,大顺皇帝以礼行事,嫁亲女儿和养女的礼仪本来就不一样,这事真不能怪大顺皇帝故意厚此薄彼,只能怪他输了。
可理虽然是这个理,鄯善国君能服气才怪,憋了一肚子的火,鄯善国君先带着先皇收养的宫女和陪嫁的嫁妆不告而别,又在柔然国君途经鄯善时伏击要抢了大顺公主和那份丰厚的嫁妆。
柔然国君死于这场伏击,从此鄯善和柔然交恶,连年战乱不断,大顺坐收渔翁之利。宜家公主策马奔逃一阵后,见逃脱无望,便跳入黄河,宁死不受辱;她侥幸未死,并得到了新生。
这件事传到大顺后,人人都赞宜家公主贞烈,大顺先皇兵不血刃就搞得两个强大的对手自相残杀,可他的胜利是用他女儿的生命换来的,如此,他自然会对他这个听话乖巧、深明大义、国有危难时慨然愿为国牺牲的女儿心怀愧疚。
本来,菀贵妃家势好、生了儿子、有得朝中大臣、皇亲国戚的支持,为了稳固朝堂各方势力,立菀贵妃的儿子为太子应该是订丁板的事;为了江山的稳固,他自然也会对菀贵妃清除异己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比谁都知道帝位只有一个,毕竟他再喜欢容妃也比不上江山之重;可是,就是宜家公主和亲这件小事,改变了先皇心中的某些看法,再隐微之处,也改变了菀贵妃与容妃力量强弱的对比。
先皇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帝,一听到鄯善和柔然结盟就想出巧妙和亲这个代价最小却收获最大的方法;他虽为帝位无情,却也是个父亲,一个父亲又怎么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去做这么危险的事?
所以需要身份尊贵的女人和亲,先皇第一个想到派去和亲的女人绝对不会是他自己的公主;他觉得最合适的人选是菀贵妃的妹妹:她人玲珑美貌、又身份尊贵;可谓是除了先皇直系公主意外,做此炮灰的最佳人选,可是,一知道先皇有此念头,不说菀贵妃梨花带雨的闹,就说朝堂大臣、皇家宗室都是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
先皇正在一筹莫展之时,他最贤惠的女人给他生的最乖巧的女儿挺身而出,用柔弱身躯为他分担国难,先皇怎么能不感动?
讽刺的是,让菀贵妃的妹妹和亲出塞时朝堂之上一片反对声,先皇让自己的亲女儿去和亲时,朝堂上却是一片皇上圣明之赞;虽然形势逼人,先皇不得不让自己的女儿去和亲,但也是觉得绝对窝火。
先皇只是想用和亲挑起鄯善和柔然的争端,却没想到鄯善国君会如此胆大妄为;虽然此后几十年鄯善和柔然烽火不断,这也算达成了先皇的目的,但是先皇也没要想到他自己的女儿会被逼投河。
先皇纵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父亲,也会对为他分忧解难的女儿有一些怜惜,他甚至想到总有一天他一定能把和亲去的女儿接回大顺,可是,人算不如天算。
承受了失女之痛,先皇不会怪他自己做得不对,只会怪菀贵妃一家食君之禄深受君恩,却在关键时刻一点都不知道为国君分忧;因为他们的太过自私,所以他的女儿才会有去无回。
本来,立菀贵妃的儿子是迟早的事,就凭那孩子身份尊贵、有朝中重臣和自己其他儿子们支持,他又对菀贵妃很是满意,所以皇位给一个自己喜欢又得到那么多支持的孩子,既照顾了自己的心情又不用担心那孩子以后皇位不稳,不是两全其美?
可是,和亲一事让一个隐藏很深的致命地弊端在先皇面前暴露出来,那就是:臣大欺主。除了菀贵妃和容妃,先皇其她嫔妃的儿子们要么因为母亲一族获罪而在朝堂上失去了支持,要么因为母亲出身低位而没有机会;菀贵妃的娘家是朝中重臣,菀贵妃本人出身高贵,子以母贵,立万贵妃的儿子是无可置疑的事;可先皇这个在权力圈里拼杀了几十年的老油条想让菀贵妃的妹妹和亲出塞都遇到了很强的阻力然后没办成只能让自己的女儿去;他百年之后菀贵妃的儿子才是弱冠少年,少主登位、大臣尾大不调、外戚专权是板上钉钉子的事。
况且现在先皇大多数不得势的儿子虽惟菀贵妃和菀贵妃的儿子马首是瞻,可暂时的臣服又不是真正的折服;等他百年之后,或者朝中外戚大臣势力太大,幼主为了分大臣之权必然重用自己的兄弟,然后引来皇族势力和大臣势力的倾轧,最终皇帝失权;或者幼主不放心他的兄弟同室操戈,让本已和掌权的外戚大臣更加掌权,最终还是皇权旁落。
为了皇权的集中,先皇可以无视菀贵妃为他儿子铺路的种种举动,可看到了这个对于皇权的致命点后,菀贵妃的孩子纵使有千般好,先皇也不会考虑离他为太子。
因为要开始对菀贵妃的权力进行限制,因为先皇心中对自己那个柔柔弱弱却勇于为国和亲的女儿的感动和愧疚,和亲事件之后,容妃和当今圣上在宫中的日子好过了一些。
当今圣上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的,皇宫之中,要么胜、要么死的道理他很小就明白,他知道他不像别的王子,朝堂中的助力少得可怜;他知道他的姐姐已经为了他和他母亲的安全牺牲自己,他的身边只有他母亲一人;他知道,他们母子二人只能在这皇宫之中踽踽而行。
所以心机、城府,他必须有;步步为营,他必须小心翼翼。
容妃是一个聪明的人,从先皇对她的态度中她就看到了先皇对菀贵妃一族的不满;但她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先皇面前愈发柔情似水。
当今圣上亦继续做他的低调王子,在容妃的教育之下,他深知什么叫不争之争。
朝堂之中,他们一定要有人,但是一定不能有太多人或者和前朝搅得太深;没有人,就没有支持者;搅得太深,皇子结党营私可是大罪。
这点容妃和当今圣上经营的很好,与容妃有交情的是寒门庶族,容妃和他们的交情也就是一点点的提携之恩;容妃和当今圣上看出了先皇对世家大族专权干政的不喜,所以别说门阀看不上她们母子的身份,就为了不把祸惹到身上,他们母子也不敢和贵族有一丝交情。
贵族无才世禄,寒门子弟即使科举中榜也是难有仕途;因为中榜的人和官员的候补名额总是非常不对等,两榜进士们,要么是任地方官,要么是京中永远的候补待缺;直接能进入中央当官的,很少。
这一点倒是为容妃母子提供了方便,当今圣上势微之时最喜欢结交的就是有大才却只能当候补的人,容妃母子朝中的势力是最微不过的,但是为那群有才候补的考生谋求一个小职位还是可以的;不管是管资料、抄书、写公文还是管图书,大家要相信是人才在哪里都会发光,只要钻进中央机关的一个职位,有大才有耐心的人总有能熬出出头之日之时。
如此,他们和容妃母子只有微微提携之情,说破天也没有什么大的干系,就算先皇问起来,当今圣上也能很镇定地答道:“儿臣当初看先生的字写的不错,刚好修订图书有一个空缺,就让先生去了;没想到先生怀此大才,倒是儿臣的不是让先生明珠蒙尘了。”
而因为容妃母子行的一点点的方便的大臣,总会念及这一点点地提携之恩的,他们不会对容妃母子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也总会回报一二;这样一来容妃母子和他们的关系表面上只是一般,却有不一般之处。
这种积蓄力量的事容妃在生当今圣上之前已经做了,贿赂一下管事的官员,让她看重的人才有一个抄抄写写地小官;这种事情,皇帝查也是难查出来;职位有空缺,又是依例补上进士;编制手续都合法公正,皇帝从流程上查不出任何问题;当然,管事官员的私房钱多了些那就是只是他和他老婆知道的事了。
在菀贵妃入宫之前,容妃手中就有一些受她提携混出来的庶族子弟,不过他们势力很是微弱,和容妃母子也只是照应一二的关系;本来容妃是想徐徐图之,她想让她身份低微的儿子上位,寒门庶族也想改变他们自己的政治地位,他们刚好能够结盟;可万贵妃的进宫和以菀贵妃为首的世家大族凶猛的反扑打了容妃一个措手不及;朝堂之上贵族把持,后宫之中容妃也只剩疲于应付;若不是边塞出事,若不是宜家公主为了母亲幼弟牺牲自己要求和亲,若不是世家大族政治露出了它对皇权的威胁让先皇忌惮,若不是因为和亲之事先皇对宜家公主有几分愧疚对丧女之后还故作坚强没有怨言仍为先皇宽心的容妃又燃起了几分情谊,也许输的就是容妃和当今圣上。
总之和亲之事之后,朝中庶族是老人提携新人,多走容妃母子的门路;他们看似一盘散沙,却抱作一团结成政治同盟;可是先皇那么聪明的人难道就对这种事情毫无察觉?没错,先皇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可容妃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容妃明白,聪明的人大抵有两点,第一是真的很聪明,第二是自以为很聪明;先皇自然是真的很聪明,所以容妃做什么事自然也会十分忌惮着先皇的聪明;先皇又和所有聪明的人都一样都难免的自以为很聪明,那么容妃就让先皇以为一切都是在他的掌握之中就行了。先皇既然有心要用庶族打压贵族,那么容妃就只是“无意”“启发”了一下先皇,让先皇自己亲手挑出向着她们母子的庶族宰相;庶族宰相也运用了容妃的一套,什么事都为先皇提供几套方案让先皇自己做决定;先皇沉醉于自己的英明之中时却忽略了方案都是人家给他提供的,不管他选哪个,他都是上了人家的套。
当今圣上那个时候是努力把握好和先皇的距离,既要让先皇能看得上,不被先皇派除到继承人之外,又要表示对皇位没有一点企图,只愿做一个闲散王爷的决心;他为此甚至找找各种借口离开权力中心,先皇自然一听就很聪明的认为他这个儿子是为了避开菀贵妃,因此对菀贵妃愈发记恨——男人就是这样,当他向着你时你的千般不好都是好,当他不向着你时,翻翻旧账,你的千般好都是不好;当初他意属菀贵妃母子时是默许了菀贵妃为儿子清除障碍的举动,现在他觉得菀贵妃的儿子不合适了,就觉得菀贵妃这个女人太过狠辣,现在就连他的儿子都容不下,等他百年之后还能得了?当然,当今圣上离开权力中心自然也有他的目的,他只是暗中蛰伏,然后加强对地方的影响而已;他对地方施加影响,容妃的庶族集团努力拿下中央;能哄得先皇立他为太子最好,哄不下他们不介意逼宫。
更何况,在地方,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助手,那就是江湖中人。江湖中人有高深的武功、有肆意的剑法、有漂泊的自由,却往往没有权力,或者有的时候也没有钱。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事就不用列举了,因为权势逼了好汉性命的事也是屡见不鲜。
刚好,当今圣上的手里就有钱财,当然,他手里还有虽然不多,但是对江湖人来说却是很大的权力。
一个好汉,武功再高也是双拳难敌四手;被豪强勾结官府陷害了全家后,那个好汉再怎么想报仇也无法冲进去有朝廷弓箭手层层包围的豪强家内院;悲愤之下他要自杀,刚好被当时的当今圣上遇见了。
当今圣上只用一封给先皇写的信十几日之后就解决了好汉自杀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当今圣上就收了他的第一个死士;然后,他手中的死士也就越来越多,这批人不但是刺杀、护卫、传递情报的好帮手,更给他带来了一个关键时候能保他性命的东西:那就是武功。
在地方上塑造了君子侠名,很有运气的习得了比较高深的武功,结识了长着四条眉毛很聪明的武林怪人,在京中他除了向父皇母妃请安便在王府中闭门谢客;那些年的日子,当今圣上安排的很好。
先皇对他也是越来越满意,然后,便在庶族大臣的支持下,立容妃为后,当今圣上为太子;再以立储之事狠狠地打压了一下贵族势力。
这过后没多久先皇就挂了,挂之前,先皇嘱咐当今圣上一定要后袋他的子嗣,当今圣上也是肃穆回答:“孩儿所做之事,定然是上对得起仁义二字,下对得住列祖列宗。”
先皇满意的闭眼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他死后两年,他除了当今圣上以外的所有儿子们都来陪他了。
这不是当今圣上没有守约,而是先皇错估了形势。
世家大族贵族对官位爵位常年垄断,他们与寒门庶族的矛盾已然势同水火。
朝中势力很大的菀贵妃一族又怎么甘心女儿被废外孙没有坐上龙椅?
因为母妃失势的先皇的其他儿子们又怎么不会趁机参合一脚?
庶族的势力,当今圣上是没有时间分化消解吸收了,他只能连根拔起。
先皇死后两年,就爆发了以菀贵妃家族为首联合世家贵族和失势皇子发动的对当今圣上的叛乱,菀贵妃的儿子虽然有势力支持着却是个废材,叛乱的核心人物反而是很早以前被废的皇后的儿子,先帝的大皇子。
当今圣上很凶残的三下五除二平了叛乱,很自然的,把参与叛乱的中心人物赐死,随从人员充军,家属削为平民。
所以,凡是参与到叛乱的皇子,都被咔嚓了。
不过新皇刚登位,朝内朝外人才凋零,还有一群老不死的皇叔对皇位的垂涎,总之,当今圣上很忙,这个皇帝真的很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