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土法造大明 !
顺天府六百里加急,朱见深的心里一惊,不会是夺门之变2.0爆发成功,自己那不成器的亲爹,瓦剌留学生,大明战神朱祁镇同学复辟了吧?
朱见深正要上前接过那八百里的加急文书,却看到那信使摇摇晃晃的上前,把沾着三根鸡毛的背囊交给了大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于谦的手里。
呃,竟然是人家兵部的六百里加急!
耿直的于谦这个时候是不会想到朱见深的尴尬,他的心思已经完全被这个奏报给吸引了,急忙上前,接过那传令驿卒的背囊,查看一些封印和印鉴,这才打开,快速的扫了一眼,身体不由的一颤——
杭皇后殡天了!
真是太好了,这下终于有理由叫这个小太子回京了。再不论怎么说,杭皇后都是大明朝景泰帝的皇后,乃是国母,你朱见深既然是做的皇太子,那就是你名义上的母亲,现在母亲去世,你这个儿子难道不回去?
想到这里,于谦便默默的把手中的信笺递给朱见深,没有说话。
朱见深接过来,一看,也是沉默不言。
说啥?
他跟杭皇后自然是不熟的,而且因为以前的种种,关系算不上好,自然是没有和汪皇后……汪废后关系要更近,但这毕竟是大明朝皇后啊!
“少保,这个,我能不回去吗?”
正如之前朱见深考虑的那样,这个时代终究有这个时代的规矩,比如你朱见深身为太子,那么太上皇朱祁镇是你父亲,景泰帝朱祁玉也是你父皇,俩爹你都要尽孝,一旦哪里做的不对,这便是不孝,这天下便人人都可说你!
这这么算起来,杭皇后的殡天,他朱见深自然要守孝。
当然,不用像是大臣们丁忧三年,顶多也就是守孝二十七天而已。这其实没啥问题,重点是这个时候出现,他的计划完全无法实施。
在他的心里最低的预期是将府军前卫和这些调来以及勤王的部队混编,分别驻扎在大宁新城和开平新城,然后在加上每年来轮训的幼军,这么一来,宣大一线,将稳如泰山。
可谁知道发生了这事……
怕只能建一座大宁新城了,所以他才试探的看向于谦,想要讨一个巧……
于谦只是瞥了朱见深一眼,很是从容的回了一句,“殿下您说呢?”
我说我想走,可是没人留,也没人敢留。
朱见深只得很是无奈的回去让人准备自己的行李准备班师回京,这种事,就算是做样子,他也得去做的。
事实上朱见深的行李也没有多少,就这还是他的小丫鬟蓉儿使劲张罗的结果,如果按照朱见深原来勤务兵张杰的意思,出门行军哪里有这么多事,真万一打了败仗,还耽误逃命呢……
当然这个话,张杰是没敢说出口过。
府军前卫中枪法和骑术不错的没有条不紊的挑选出来,在府军前卫指挥佥事曹斌的指挥下,开始在后勤的帮助下,更换成一水的新式燧发鸟铳,然后装备好弹药和粮草之后,按照朱见深的安排,交代了留下的部队。
剩下的自然就是要跟其他部队陆陆续续班师回朝的节奏,但是按照朱见深的意思,那就是必须要等京观筑好之后,再回去。
务必确保自己人生第一个京观成功。
至于刻碑,用朱见深的话说,这功绩都是战死的士兵带来的,无需什么表明功绩的官样文章,直接树立一座烈士纪念碑,刻上每一个战死兵卒的名字和籍贯,即可!
而且他也决定每年秋天都来次狩猎,并用狩猎来的猎物祭奠他们!
原本,朱见深想要将之命名为木兰围场,但想了想还是决定将其名字定位大宁秋狝!
“于少保觉得孤王这个意见如何?幼军轮训,在加上每年的大宁秋狝,相信很快这一方水土就会成为我大明固有的神圣领土,到时候大宁卫也可以改卫所为府县,怎么样?”
朱见深颇有几分得意,又有几分显摆的对着于谦说道。于谦只是面无表情的低声说道:“殿下,咱们该上路了……”
“呃……”
朱见深很是尴尬,这事闹得,不是说于大爷能捧一切的么?
这么怼人,那可是小黑胖子的习惯啊!
就在朱见深想要没话找话的时候,忽然就看到一道疾驰的身影,背着的旗帜表示他是驿卒,可身后的背囊以及嘴里高呼的话让朱见深的心里一沉,难道自己的猜测竟然应验了?
“报,六百里加急,有上谕……”
朱见深知道这是给自己的,便上前接过来,并让身后的曹斌找人把累的半死的驿卒扶下去休息。打开信囊一看,一个景泰帝的信笺,一个孙太后的懿旨,快速的扫了一眼,朱见深的内心竟然轻轻的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回去了。
要知道,别说杭皇后本身就跟他关系不好,就算是关系亲近,他也不知道自己回去该如何面对?
真当孝子?
他亲妈周贵妃可还在太上皇朱祁镇的身边受宠呢?
不当孝子,与礼法又不合!
很是有几分轻快的把景泰帝的信笺和孙太后的懿旨递给身旁一直催着自己上路的于谦,挑了一下眉眼,给了他一个眼神。
可惜,于谦对于朱见深抛来的媚眼根本就不接!一板一眼的结果信笺看了起来——
身处战场前线,军情莫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念其冲龄,止亲送……
这怕是不是孙太后的意思,而是景泰帝的意思吧。
还冲龄,他都十三岁了,转眼就要十四,放在先秦乃至两汉,这都是成年了好不好!不过想想,杭皇后是前天去世的,现在赶回去也赶不上大丧,毕竟,大军班师可不是六百里加急的驿卒。
但是他能如何,只好躬身对着朱见深施礼之后,正打算要走,忽然就又听不到马蹄疾驰的声音,还有一个声音远远的传来——
“八百里加急,圣上传诏……”
八百里加急?
这是第一次啊,自从有了驿传制度之后,也就是六百里加急为最甚,可现在竟然是景泰帝的八百里传诏,那定然是京城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
.
.
.
.
PS:上一章已经修改了,六百里加急,咱们所熟知的八百里加急现在还有出来,按照古代的邮传制度,六百里加急已经算是最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