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149章 1982年,好戏上演

第149章 1982年,好戏上演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149章 1982年,好戏上演

    在沈丛文和汪曾其的指导下,《舌尖上的中国》终于定稿,一共8篇散文,整本散文集的字数跟《朝花夕拾》差不多,13万字左右。

    方言带上稿子,马不停蹄地来到《燕京文学》,没见着王朦、周雁茹,倒看到李悦、黄忠国、王洁等人,在编辑部里聊得热火朝天。

    “这么热闹?”

    “岩子1

    众人看到方言,又惊又喜。

    方言从包里取出稿纸,“我是来送稿的,王老师、周老师他们不在吗?”

    “他们在社里开会,一会儿才回来。”

    黄忠国负责散文组,兴奋地搓搓手,“岩子,你这部散文集,赶紧先让我拜读一下。”

    王洁说:“黄老师对你的散文可是期待很久了,一直挂在嘴边,根本就没有停过。”

    “小王这话就不诚实,你念叨的可不比我这个老同志少。”黄忠国用戏谑的口吻来揭短。

    王朦把目光投向正看得津津有味的黄忠国,“黄老师,你觉得岩子这些散文怎么样?”

    方言打了声招呼,道明了来意。

    跟小说不同,《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每一篇散文都是独立成篇,上一篇和下一篇,没有明显的勾连,可能最大的共通点就是“吃”。

    “在聊什么呢?”

    黄忠国拍桌道:“从食材到烹饪,再到品尝美味,靠着文字,就让美食跃然纸上,而且从吃上引出的这些思考和感悟,更是绝了1

    随即答应下来,“没问题,尽管问。”

    “都有,都有,人人有份。”

    方言知无不言,言无不荆

    “黄老师1

    “王老师,周老师。”

    方言一问,原来《燕京文学》准备也办一个文学奖,特意找他取取经,毕竟《十月》文学奖的主意是他出的,组织筹办颁奖大会,自己也出了大力,经验丰富,堪称老司机。

    “一个字,绝1

    王洁两眼圆瞪。

    半晌,开完会的王朦、周雁茹走了进来。

    众人倍感兴趣,一拥而上。

    “我看看,我看看。”

    聊着聊着,聊完正事,渐渐地闲聊起来。

    李悦、季秀英等人显然是有备而来,拿出了本子,上面记录着关于文学奖的各种问题。

    “让黄老师和小王先看,我们另外有事要找你帮忙。”李悦哈哈大笑。

    临近春节,气氛一片欢乐祥和。

    方言笑着把稿子递了过去。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

    王洁道:“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不同地域的华夏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

    季秀英越念越大声,“有个作家这样描述华夏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精辟1

    李悦问:“岩子,这個作家是不是就是你?”

    方言和他们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年,相比一个城的兴衰流转,显得短暂,但对一个人来说,却足以酿出浓厚的乡情。”王朦感慨道,“这句写得真应景埃”

    “是啊,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

    一下子,把众人拉到了对过年的期盼中。

    ………………

    1月24日,除夕。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一到冬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个储藏室,里面堆放着整整齐齐的煤球。

    方言拿着火钳,换完煤球,朝外喊着:

    “姐,妈喊你回来吃年夜饭啦1

    “岩子,你过来下。”

    方红站在苏雅家门口,招了招手。

    方言好奇地走了过来,就见苏雅从屋里走出来,手上捧着一堆东西,“这是若雪、胜男、洋子、结衣她们给伱的新年礼物。”

    “都给我的?”

    “对啊1      苏雅把视线落在《袖珍日汉词典》,“这个是若雪的礼物,她说你如果要学外语,或者要看洋子翻译的《那山那人那狗》,字典肯定少不了,这本很适合初学者入门使用。”

    方言扫了一眼,唐胜男送的是盒磁带,铃木洋子和桥本结衣的则是两盒精致的糕点。

    “这个是我的回礼。”

    苏雅晃了晃一双手套,“你是大作家,手可精贵了,注意保暖,小心别得冻疮。”

    “你就不能盼我点好的嘛。”

    方言摇了摇头,统统笑纳。

    “还有呢1

    方红把弟弟拉到院子的角落,确认四下无人,才心安地打开布袋子,里面装着一捆捆的大团结,“这是跃民给你的。”

    “不少埃”

    方言粗粗看了几眼,看上去有好几千。

    “可不是嘛,这么多,我根本不敢一个人回家,还是跃民送我回来。”方红语气里透着难以置信,“岩子,怎么能有这么多啊1

    方言道:“要不然,怎么有那么多人放着铁饭碗不干,偏要停薪留职来干个体户呢。”

    “他还说今年挣得只会比这个多。”

    方红像做贼似的压低声音。

    方言认真说;“姐,你给我捎句话给韩哥,开年这段时间不要出摊了,暂时休息。”

    方红问:“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有风声。”

    方言说最近可能会对经济领域犯罪活动重拳出击,个体户可能要面临一场风波。

    “我知道了1

    方红一脸严肃,“明天我就去告诉他。”

    两人回到屋里,电视开着,但没有播放春晚,虽然中央台在82年举办了一场春节联欢晚会,但不是现场直播,也不是在今天。

    而是在元旦期间,具体的表演节目,据田增翔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王钢和他的孩子表演了相声,《父子对话》,一位梳着大辫子的女歌唱家,演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我爱你,塞北的雪》,至于这位是谁,不可说。

    “吧嗒。”

    杨霞关掉电视,招呼众人吃饭。

    年夜饭相当地丰盛,猪头肉、腊肉、腊鱼、鸭汤、猪肉白菜馅饺子、干贝烧白菜……

    “妈,这是跃民送给咱们的。”

    方红从布袋里拿出几条五彩缤纷的丝巾和尼龙纱巾,“这一条是燕子的。”

    “哇1

    方燕眼睛冒出“bulingbuling”的光,立刻像打红领巾一样,激动地戴上尼龙纱巾。

    “不是这么戴的。”

    方言帮小妹解开,手把手教着,“不许带到学校显摆,要是被没收的话……”

    “知道知道,我绝对不会带到学校去的1

    方燕信誓旦旦地保证,双手放在背后,“哥,我们过几天去看电影吧。”

    “什么电影?”方红也在帮杨霞系纱巾,“最近又出什么新的电影了?”

    “有!有!叫《少林寺》1

    方燕说自己从《大众电影》看到的,2月1日上映。“到时候,我们全家去看吧?”

    “少林寺?好端端地干嘛去拍和尚啊?”

    杨霞疑惑道:“和尚有什么好拍的?”

    “妈,这是部武侠电影。”

    方言生了兴致,答应了小妹的请求。

    方燕脸上写满了兴奋,余光注意到哥哥带回的礼物里有一盒未拆封的音乐磁带。

    “哥,徐晓凤是谁啊?”

    “徐晓凤埃”

    方言顺着目光望去,一眼就落在歌曲目录里的《风的季节》。

    “凉风轻轻吹到悄然进了我衣襟,

    夏天偷去听不见声音。

    日子匆匆走过倍令我有百感生,

    记挂那一片景象缤纷……”

    “吹呀吹,让这风吹,抹干眼眸里亮晶的眼泪。”

    “吹呀吹,让这风吹,哀伤通通带走,管风里是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