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猥琐男的帝王人生 !
发丘将军是盗墓四派唯一不忌讳与官府合作的组织,这也为其他盗墓门派所不齿和鄙夷。
但是与官府合作的发丘将军在清代却受到了外族迫害,不得不流亡海外,混迹于东南亚以及美洲地区。
当然他们不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在诸多大型陵墓的考古挖掘,他们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在国内外,在迫害存活下来的发丘将军也有很多人成为考古学者或者在考古政府部门任职,体现了发丘将军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变通精神。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叫做梁朗先,看过东陵大盗的人对这个人不会陌生,他就是孙殿英的军师,懂风水,善于江湖交际。
清东陵可不是说盗就能盗得了的,尤其还是盗乾隆爷与老佛爷慈禧的墓的,没有专业盗墓人士的指导,就算是军队也休想盗墓成功。
而孙殿英的这个军事梁朗先就是一个盗墓流派的传人,这个流派就是发丘派……
搬山派在秦汉时期就有初步形成了,但是一直等到清朝叶才发展壮大起来。
搬山派采取的是一种俗称“开喇叭”式的盗墓方式,这在武术里就像是以劲道取胜的门派,擅长的自然是些“大力金刚掌”之类的,而不是像武当太极八卦阵一类以柔克刚的招数。
搬山派采用的所谓开喇叭的盗墓方式是指通过打通墓葬从而使其通风,这样做的方式使搬山派门人即搬山道人在墓葬里晕厥的危险就极大降低了。
但是对墓葬的破坏性实在太大,尤其是使得墓葬失去了保护,各种其他损害就会随之而来。
搬山道人之所以被称作“道人”是因为搬山门人身着道士装扮,而且使用的就是茅山道士的法术,比如“搬山分甲术”。
这可以看出搬山一派应该与道教颇有渊源。但是搬山一派在风水学上并没什么造诣,所以才会使用破坏的盗墓方式,这本来是因为他们自身技能的局限。
这种破坏的盗墓方式使得搬山派成为盗墓贼的爆破专家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2001年4月旬至5月初,由湖北省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荆门市和钟祥市的物考古工作者参加,共同对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梁庄王墓进行了发掘。
这个梁庄王墓是目前考古发现,出土最多宝物的一座明代古墓,与其说是古墓还不如说是一个宝藏。
随葬品有金、银、玉、(珠)宝石、铜、铁、铅锡、瓷、陶、漆木、石、骨角器等共计5100余件,其金、银、玉器有1400余件,珠饰宝石则多达3400余件。
而这个梁庄王的身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曾孙,三十岁归天,而这个宝藏的价值在于,从这里陪葬品首次发现了郑和下西洋时,从国外带回的宝物。
说了一大堆,就是为了引出这座古墓宝藏的发现过程,它是盗墓者最先发生的……
新年,村里放鞭炮之时,盗墓者就利用鞭炮声作掩护,把这座古墓从墓顶炸弹开一个小洞。
因为雷管的声音大了一些,所以惊动了大洪村的村民,村民报了案,才让国家能完整地发掘出一座宝藏,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而这个盗墓者使用的手段就是搬山派‘爆破专家’盗墓所用的最典型例子,如果盗墓成功,世界就会再次出现一个比尔盖茨一样的大款式人物。
提起这次考古发现,不得不提到索罗救出考古队孙礼之后,孙礼博士让索罗抓张氏三兄弟的事情。
当时,张氏三兄弟骂过孙礼的那句精典的台词:“考古?你们懂个屁叫考古?你们考古的还不是要吃我们盗斗剩下的屁才能找到古墓?没我们你们连毛都找不到……”
其实我们不得不悲哀地承认,张氏兄弟所说的话是正解,如今华夏考古所的这些人,又有哪个墓是他们自主发现出来的呢?
农民发窑发现了始皇帝的兵马俑,建筑工地挖出了杨广墓,余下的都挖沙取土、建房地陷等才有所发现。
再有就是盗墓的前脚把东西取走,他们在后面收尾,对盗墓者一顿口诛笔伐,其实这都是无能的表现。
如果考古的真有能耐,就别装清高,把风水学看成洪水猛兽的迷信加以痛斥,你也学风水,多钻研寻龙点穴之法,堪舆之术不好吗?
真正把“来龙去脉”这句盗墓成语搞懂,何苦让一个盗墓的把你一个博士给一顿挖苦呢?
当然,盗墓者的确可气,让一些历史的真相消失,让一些国宝流失海外,抓住直接枪毙也不为过,但你不能总是靠人家盗墓的、挖土的去发现历史不是?
搬山门派因为学过粗浅的道术,所以武功比起其他门派还是普遍要略胜一筹,而且发挥了道术在盗墓对付僵尸的优势。
他们设计了一些机关阵法专门用以对付墓葬的邪物,因此比起一般的盗墓门派而言,搬山派更具神秘感。
搬山派门人不喜与人合作,总是独来独往,假借道士的身份,各个地方到处溜达。
据说搬山派之所以采取破坏的盗墓方式,除了因为他们本身善恶观念不强之外,主要原因是他们最想要盗取的并非一般的金银财宝,而是灵丹妙药。
所以他们进入墓葬根本无需考虑这个墓葬能否为今后再次盗墓提供可能。
但是后来盗墓不断的失败告诉他们,他们所追求的灵丹妙药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他们就转而开始一味求财的盗墓了。
不过,灵丹妙药真的不存在吗?当然,答案是否定的,只是他们的运气不好,没有遇到罢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南京象山东晋王彬长女王丹虎墓内出土了二百多粒丹药,这些丹丸均呈朱红色,直径0.4—0.6厘米,放置在棺内一个漆盒。
而就在这2013年底,南京板桥一处工地在施工期间发现了一个大型古代墓葬群,出土墓葬共计20余座。
墓群年代上迄六朝,下至明清,跨度达1000多年。在一座东晋墓,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枚六面铜印,上面刻着墓主的名字——“綦毋龢”,应该是魏晋时期的一名朝廷官员。
此外,墓还发现了一盒以朱砂炼制的红色丹丸,这也是继象山王氏家族墓之后南京地区再次出土“不老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