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的时候,回头看看老的电影,真的能发现出不少的彩蛋。
比如沐茗当初看宁浩的《心花路放》的时候就还不认识那个骚气的酒吧老板沈滕,再比如第一次开泰囧的时候,也没有认出那个徐征身边客串秘书的谢南南。
小道消息,据说吴景《战狼2》男主演的机会,是谢南南陪导演睡觉才换来的。
哼!
肮脏的娱乐圈!
前世,《泰囧》的出品方是光线,谢南南作为光线的当家花旦,客串一下倒也是正常的。
不过说道演员,光线也是可怜,作为国内电影方面数一数二的大佬,旗下的签约的艺人里,能拿得出手的竟然只有柳颜和谢南南两个。
关键,这俩还都是主持人出身的。
纵观国内的影视公司,除了像完美影视这样,由行业外公司投资组建的之外,哪个手里不是握着一票自家的演员。
比如和光线同样体量的华艺,人家要拍一部戏,从大到小的角色自己家就能解决。
既拍了戏,又捧了人,可谓是一举双得。
不过,这可能也是和两家的经营思路的差异有关。
华艺的影视项目,基本都是自己主导,然后才考虑和外人合作;而光线这边,基本上所有的项目都是来自于和外界的合作,自己的项目实在是为数不多。
华艺模式的优势就是资源集中,一个项目成功就能带动公司整体利润的上升。
但缺点也很明显,集中制很依赖决策者的眼光和水准,一旦决策者出现失误或者意外,公司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比如说小马奔腾,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从之前的如日中天,一夕之间就黯然退场了。
而且,集中制也不利于新人的成长。
华艺有个很出名的段子,王大看见朱垭纹的一场戏,觉得这个演员很不错,吩咐公司要把他签下来。
结果一查才发现,人家本来就是华艺的。
华艺“新人坟墓”
的称号,那可不是白叫的。
而光线模式无疑就松散许多,项目成功有利可图,项目失败也不会亏的太多。
而且成长平稳,即使遭遇市场冷风暴,也能保得住筋骨。
当然了,缺陷就是发展较慢,新鲜血液依赖外界。
而且靠着挑选作品来立项,也同样很考究眼力和运气。
综合来看,就是一个适合快速成长,一个适合后期发育。
无所谓优劣,胜者就是正确的。
华艺和光线都成功了,所以两种方法就都是正确的。
相对来讲,水木的发展路线更偏向于华艺,这可能是和杜杨在华艺的十几年的管理有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汉化大师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三寸人间 逆行诸天万界 篮坛少帅 星空之主 放开那个原始人 我的分身帝国 神级工业主 这个明星来自地球 变身在漫威世界 最强红包皇帝 不死武皇 我一个人砍翻末世 蜀山道主 极品修仙神豪 最牛首富 从同福开始 注视深渊 六宫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