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亲的气氛很怪。
不算太大的屋子里挤得满满当当,人多了,要么就是热闹活泼,要么就是躁热紧张。
眼下明显是第二种。
罗太太强作欢颜,只想套出小姑子一家与王侍郎的关系。
她的儿子们因读书,略有些文人的骨气,心底那一丝“是不是有好东西给”
的侥幸被“姑妈大老远过来亲妈居然不让去接”
的愧疚压着,很是尴尬。
而儿媳妇们大多是如罗大奶奶般更想知道这南边儿来的亲戚能带什么东西给她们。
罗家的孙子都读书去了,孙女儿们却是神色各异,有羞于母亲、祖母的盘算的,也有在闹别扭的——这贺家表亲每次来,也有礼物相赠,却是忒烦,父母总要她陪笑脸儿,显得低人一等。
罗老安人倒是兴致勃勃,少小离家老大回,重闻乡音,如何不喜?贺敬文却不甚开心,往年上京,舅舅训导两句也便罢了,表兄表弟倒是亲热,这舅母就……以贺敬文之呆,都能发现她脸上冒着酸气。
贺敬文是个不会掩盖情绪的人,他的脸也冷了下来。
听罗太太问:“这回要住多久?什么时候回?”
居然福至心灵地察觉到了她的意思,这舅母是想赶他们走啊!
贺敬文身上开始发出黑气来。
贺瑶芳动了动耳朵,与长姐握在一起的手紧了一紧,就担心贺丽芳看出什么来暴起。
贺丽芳以为她在紧张,也回捏了一下。
贺丽芳也有那么一丝丝紧张,盖因在船上,罗老安人一直念叨着京师繁华,叫她们不要露了怯。
姐妹俩一上一下对望一眼,又都垂下眼来。
贺瑶芳盘算着要怎么样跟张老先生聊聊,请张老先生代为督促贺敬文早早谋个外放走人——宁可多花些钱。
两处人相见,竟只有罗老安人一个是真心实意地开心的。
时候一长,总听着嫂子将话儿往王侍郎身上绕,罗老安人回家的热情也渐渐褪去了——她又不是真个傻。
一旦冷静下来,便发现了更多可疑之处,譬如侄孙女儿们的表情不大对头,又譬如,侄媳妇儿们强忍着绿光的眼睛。
罗老安人不痛快了起来,然而到了京城,还是要倚靠娘家的,不好即时便翻脸。
她犹记得,这条胡同里住的,初时都是与她父亲当年差不多身份的官员。
左邻右舍都是官儿,她只是个外命妇,儿子也没中进士,与邻居说话都要矮三分,须得借着哥哥的势才好。
强压下心中的不快,笑道:“路远长程的,人手也有限,也带不了什么东西,些许礼物,嫂子不要嫌弃才好。”
罗太太在心理上对小姑子有些优势——她有丈夫,丈夫还是个进士,罗老安人的丈夫只是个举人还早早死了,总觉得自己过得比小姑子要好些的,不想一打照面儿,小姑子活像比她小了一辈儿的人。
她的心气便有些儿不顺,再看小姑子出手大方,更刺痛了她的心。
眼下唯可称道的,便是:“哎哟,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呢?你也不容易,唉,哥儿还没个兄弟,顾好自己就成啦,还想着我们做什么呢?”
罗老安人最担心的就是家里人丁不旺,再听嫂子这话说得怪异,又看侄子侄孙一大堆,自己心里也叹气了,勉强道:“我想着自己哥哥,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呢?哎哟,瞧我,家里还没安顿住下呢。
一应的集市商铺,都还在老地方罢?”
罗二奶奶见婆婆快要把姑婆往死里得罪了,忙说:“米市菜市,几十年没动地方呢。”
罗老安人笑道:“那便好。
等哥哥从部里回来,我再来看哥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此颜差矣 谢齐人家 庶香门第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重生农村好媳妇 逆天福运之农女青青 醉卧美人膝携美九夫任逍遥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 麻烦 飞来横犬 忽如一夜病娇来 一剑成仙 狂蟒之灾 惹上黑暗帝王:第一女盗 妻凭夫贵 猎户的辣妻 秦姝的东宫生活 黛色正浓 毒妇不从良 与王爷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