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年,十六岁的贺成章即将下场。
秋闱,对每一个读书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甚而至于,对部分脑筋清楚,又或者条件不允许的人来讲,比考中进士还重要。
举人,不但是考进士的必之路,还是步入仕途的入场券。
秀才是补不了官的,举人却能,这是一道分水岭。
进士,统共就出这么多,大部分举人是终生无望中进士的,连同进士的边儿都摸不着。
庞大的官僚系统里,基层的官员大部分是举人出身。
许多举人,因为种种原因,索性就直接谋个官儿,做官去了。
然而,举人也不是那么好考的,各地的举人亦有名额。
录取的比例很低,能中了举人,已经值得差不多的人家全家庆贺了。
是以凡家里有乡试的,无不紧张兮兮,打从入秋开始,就预备着下场的事儿了。
关到贡院里好几天呢,衣裳、吃食,一应物品,都得置办得妥妥的。
贺成章比很多人都要轻松,他已经猜着了这一次要给他一点优待。
当然,是必须在一定范围内的优待。
如果他文章做得糟糕已极,必是录不上的。
元和帝能给他的优待应该是:若是可中举可不中举,让他中。
混进了会试,可中可不中,让他中。
凭自己本事考中的,给他一个比较能看的名次。
若是水平离得太远,便是皇帝乐意,主考官还不想砸自己的招牌,叫人说主考官没眼光呢。
水平太差的被取中了,叫落榜的士子如何能服?
贺成章自忖,在京城地界上,中个举,还是没问题的。
他这也是钻了个不同考区考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空子。
心态一轻松,发挥起来就会好。
与他差不多的还有容七郎,这位也是,他亲爹是阁老,他叔叔翰林院出身,清流御史,自己相貌也好,学问也不坏。
只消过了举人这一关,大好的前程就在前面等着。
然而整个贺家,包括亲戚们,却不如他这般惬意。
贺成章要这一回中了举人,就是比他爹中举时还要年轻,青出于蓝,这是个好兆头。
明年再能中进士,就圆满了。
罗老太太心心念念,就是这么一件事儿。
贺敬文这辈子就这样了,贺成章却是前程远大的。
罗郎中虽因家中老婆孩子对贺家有些不满,也有些灰心,然而亲戚中了进士,实是一件大好事,他也跟着忙里忙外,打探了许多贡院的事情来告诉贺成章。
又有赵琪,传授了许多考试的法门,还有在贡院里生活几日的小窍门儿。
乔家虽然当家人随军出征,留下来的乔太太十分感激贺家仗义。
与乔家打交道多数都是贺成章出面,乔太太对他的印象尤其深。
乔太太崇道,也是老君观的常客,如今回来了,依旧虔诚供奉。
特意起了个大早,带着儿子去给贺成章求了个“逢考必中”
的符。
罗老太太却信佛,跑到庙里捐了二十两银子的香油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谢齐人家 秦姝的东宫生活 狂蟒之灾 黛色正浓 飞来横犬 忽如一夜病娇来 一剑成仙 与王爷为邻 此颜差矣 重生农村好媳妇 庶香门第 逆天福运之农女青青 惹上黑暗帝王:第一女盗 猎户的辣妻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麻烦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 妻凭夫贵 毒妇不从良 醉卧美人膝携美九夫任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