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宝陀山
----作者:守渔
春夏交际的四月末,明州昌国县宝陀山一带驻泊逾百艘海船,几乎将海面遮蔽住,而船上的旗幡密布,四处锣鼓喧天,香烟缭绕。
这已是稀奇。
更稀奇的是,明州郡守和提举市舶司并其僚属,竟也来到这约距离大陆四十里开外的小岛,正在自唐咸通四年便已开山的「不肯去观音院」拜佛,并与领取明州市舶公凭的华夷海商在此饮宴。
原来是他们主持完今年祈风祭海仪式后,趁此风光明媚之际,偷得几许清闲。
祈风与祭海活动首先起于民间。
宋代航海与造船技术虽然较诸前代有很大的进步,但面对变幻莫测的海上自然环境,不虞之灾仍如头顶悬剑,时时威胁着讨海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人们对这种无法抗拒的自然力充满恐惧与敬畏,同时也希冀能够驾驭自然的神灵来保佑海上旅行的平安。
更何况,当时远洋航行,全凭信风驱动。
所以祈风与祭海对于海商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神圣而重要的活动,因为它是关系到财运兴衰,以致生死攸关的大事。
每当季风来临,海商将扬帆启航之际,必先举行盛大的祈风祭海仪式,乞求一帆风顺。
朝廷既受市舶之利,便配合海商出航与归航,在夏冬两季由各市舶司举办祈风祭海的祭典,地方守臣亦随同参加。
至于海商更不必提,毕竟这是为他们举办的活动。
周颖思虽然前岁险些葬身鱼腹,却没有阻止周家今年再度出航日本的计划。
周家两条两千斛的海舶还是来参加了这项祭典。
不过祭典过后,周颖思并未如往年一般,留下来和市舶官员与其它海商饮宴酬酢,而是登时发令让周家两条两千斛海舶起碇离开宝陀山邻近海面,缓缓往甬江畔的明州港驶去。
船上原本就从福州装载了陈家的红盐荔枝和漆器,现在是要到明州港去装上锦绢、蔗糖和处州瓷器,然后到市舶司缴验公凭后,便准备直接掉转船头经宝陀山直放日本长崎。
这段东西相峙的航程,倘若风向对的话,四昼夜就可抵达。
只是海上风云莫测,若驶上两、三倍时间方抵达的话,也不是不可能的。
周家两房四堂兄弟现全在船上针房里。
长房大郎颖思安坐当中,二房的二郎颖秀和长房的三郎颖言对向垂手端坐。
只有二房的四郎颖慧颇不安分,手中不住把玩那把凿有八幡大菩萨的倭刀,时不时还半抽出鞘来,欣赏那绚烂的雪花纹。
周颖思斜眼看了周颖慧一眼,方淡淡说道:「守朴,此刀不过『备用』而已。
若你安分一点,我让守讷、守拙这次到倭国替你找把软倭刀。
」周颖慧听得此言,登时眉开眼笑,赶忙跑到一旁斟满一杯甘蔗酒,双手捧给周颖思,笑着说:「大哥请用。
素闻软倭刀为最精品,长七尺,出鞘地上卷之,诘屈如盘蛇,舒之则劲自若。
这可是真的吗?」还不待周颖思回答,那厢周颖言便出声接话了。
周颖言虽然字守讷,不过却名实不符,天生一张管不住自己的利嘴,最是促狭。
说道:「软倭刀当然好,只不过这趟出海,好像是我和二哥去吧?咦!
我怎么有点口渴呢?二哥,你渴不渴?」周颖慧哪能听不出来呢?!
也不答话,就又斟满两杯酒,笑容可掬地捧至颖秀、颖言面前。
颖秀不发一语,一饮而尽。
颖言却非要咂咂嘴说道:“一盏甘泉换一腰软倭刀,真是划算的生意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甜心小公主PK十大美男 花千骨 只手遮天 星舞九神 天鹏纵横 洪荒圣主 亡灵祷文 神之血裔 吞天 天脉至尊 鬼谷尸经 冥法仙门 帝国远征 水浒仙途 殡葬学的那些诡异事 倾世狂妃:废材四小姐 外星牧场 终极教师 时空妖灵 鬼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