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刘备的日常 > 1.190 云梦之野

1.190 云梦之野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刘备的日常 !

    虞姬竟是巫山神女。

    如同高唐馆中,与楚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前辈神女。楚霸王与虞姬,必是在楚地相遇。亦如前辈神女所言:“将抚君苗裔,藩乎江汉之间。”恰逢秦末大乱,虞姬出世,相助楚霸王,乃巫山神女派,一脉相承之举。

    刘备又问:“蓟国群仙会,美人不请自来,又托名‘钩弋夫人’,密室相见。以上种种,可是神女授意。”

    “不敢隐瞒夫君。”田圣伏地奏曰:“神女并无此言。只传语,让妾自决。”

    刘备微微一笑:“原来如此。”凡事必有因。张让向曹节索要田圣,托言为保麻姑“千里投怀术”,万无一失。田圣亦不负所托,果以“巫山云雨术”,令麻姑得偿所愿。虽说过程略有出入,手法颇多参差。然殊途同归。终归是心满意足,未曾入宝山而空回。

    才有天降流火,麒麟送子。

    心念至此,刘备忽看向塌下当世麻姑仙:“美人飞针术,旁门可有雷同?”

    “回禀夫君,飞针术乃妾门内绝学,无有雷同。”麻姑仙自信言道。

    “知你身在蓟国,麻姑仙门当如何应对?”刘备又问。

    “一切如故。”麻姑仙又答:“除非妾自觉大限将至,飞升在即。便会下传道法,重筑吾身。”

    “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刘备颇多感悟:“老子今已无身,然精神永存。如此存续,故而无患。”

    闻此语,麻姑眸生异彩:“夫君悟道矣。”

    换言之。历代麻姑仙,传承的亦是精神。或曰:“道”。

    “今夜当由二美人侍寝。”蓟王英姿勃发。

    “妾等,遵命。”田圣、麻姑,双双下拜。

    所谓“先入为主”。仙门所虑,非西佛东来,只分一杯羹而已。而心忧鸠占鹊巢,取而代之。仙门断绝,再无传承。

    如此想来。四方馆长朱建平、四海令左慈,二人先后来投,麦积山遇翟姜,窦妃请开群仙会,到如今女仙齐聚观天阁。种种或天意,或人为。机缘巧合之下,仙门似正向蓟王靠拢。甚至,少时与甯姐姐的茅房相遇,亦可视作一切之起源。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就仙门而言。扶立新主,问鼎天下。得无上大权。若能立为国教,自是最大得利。即便不能,参与国政,早晚面君,亦可护门下周全。

    一言蔽之,天将变矣。各门各派,皆需早做准备。

    又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不得不说,自先秦至两汉。道门已渐入瓶颈。且大有与统治阶层及上层建筑,貌合神离,背道而驰之势。各地妖贼大兴,群盗蜂起。尤以黄巾逆乱,牵扯甚广。不乏权贵举家信奉太平道,乃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正因假托道门,蛾贼才能祸乱八州,荼毒天下。

    以先帝之精明。必会想到以夷伐夷,以外神制内仙之驱虎吞狼计。这才种下恶果,引来杀身之祸。

    或曰,佛教兴起,大势所趋。丝路沿线诸国,渐已背弃祆教,转奉西佛。足见一斑。先帝既喜胡俗,焉能不知西域诸事。

    眼看一手好牌,被打成稀巴烂。生死存亡之际,道门不得不断清心寡欲,纷入红尘,辅佐明主。只因“天下信奉”,实在利大。争权夺利,无人免俗。故卢暒才意味深长,口出:“天下,果是天下人之天下。”

    言下之意,对利益的诉求,仙门亦不例外。

    于刘备而言,决不允许神权染指王权,乃至皇权。此乃不可触碰之底线。在蓟王看来,只需因势利导,引人向善。任何教派,皆欣然接纳。然若暗行不端,谋取王权。夷“奉黄巾者”三族,便是先例。凡歪门邪道,必雷霆铲除。永绝后患。

    而王芬背后三方势力。亦需连根拔除,腰斩弃市,以谢天下。

    兖州,任城国,任城县。

    章帝元和元年(84年),分东平国置,封东平王刘苍子尚为任城王。治任城县。食任城、亢父、樊三县。立十八年薨,子贞王(刘)安嗣。安立十九年薨,子节王(刘)崇嗣。崇立三十一年薨,无子,国绝。延熹四年(161年),桓帝立河间孝王子,参户亭侯(刘)博为任城王,以奉其祀。博有孝行,丧母服制如礼,增封三千户。立十三年薨,无子,国绝。

    熹平四年(175年),灵帝复立河间贞王建子,新昌侯(刘)佗为任城王,奉孝王后。

    国相府前里道。

    一辆机关安车,徐徐停在道旁。

    便有女道,素纱遮面,翩然下车。上递先人信物,守卫不敢怠慢,急入府通禀。

    须臾,中门大开。

    国相携夫人亲出,下阶相迎,口出:仙师安好。

    女道风姿绰约,仪态风流。举手投足,仙风道骨,超凡脱俗。虽不见相貌,必惊为天人。

    迎入前堂,宾主落座。

    女道轻声慢语,不知年岁几何:“一别经年,见夫人气色丰润,心知隐疾尽消。可喜可贺。”

    “多谢仙师危难之中,出手相救。”任城相,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时,江山板荡,家父病急而危。弥留之际,人心惶惶。累及发妻险将早产。幸得仙师路过,出手相救。方才转危为安。后扶棺归乡,守孝期满。得公府辟为任城相。诚如仙师临别赠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女道轻轻颔首:“遥想桥公当年,独卧中门,夜半见东壁正白,如开门明。后得解语:白光如门明,乃光耀门庭之兆。果为三公。然解谶之人,却只言上句,未曾言及下句。今,特来证下句谶言。”

    既有救命之恩,又曾指点迷津,任城相自深信不疑:“凡请仙师,不吝赐教。”

    “时‘东壁正白,如开门明。左右莫见,因起自往,手扪摸之,壁自如故。还床复见’。只因时机未至,仙门虽肉眼可见,却触手不及。今,时机至矣。我欲携桥公后人,入仙门,续机缘。不知国相、夫人,意下如何。”

    “家父奇事,少有人知。”任城相惊问:“仙师如何知晓。”

    “此乃天机,不可外泄。”女道言道:“桥公虽终未得入仙门,然却屡历三公,位极人臣。今,天门将开。不知二位可愿割爱,择家中灵秀子嗣,随我入山修行。十年乃还。那时,桥氏当可光耀门庭。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羽化飞升位列仙班。”

    任城相与夫人,四目相对。虽有不舍,却齐齐下拜:“愿随仙师入仙门。”

    “如此,甚好。”女道云袖一挥,二人竟凭空起身。

    惊喜落座,任城相恭声相问:“不知仙师,欲择何子。”

    女道笑答:“非子,乃桥氏二女也。”

    “去往何处?”夫人追问。

    “楚之云梦。”